第64章 人厌狗嫌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朝代(2 / 3)

加入书签

!”

这番话带着浓烈的杀气,让几个大臣心头都是一凛。

他们明白,皇上这是真的动了杀心,要用铁血来巩固这风雨飘摇的统治了。

“奴才(臣)遵旨!”

几人连忙叩领命。

康熙疲惫地挥了挥手:“都下去吧,按议定的章程,去办,不得有误。”

“喳!”

大臣们如蒙大赦,躬身退出了南书房。

空旷的大殿内,只剩下康熙一人。

他缓缓闭上眼睛,靠在冰冷的椅背上,正统性没了,民心散了,往后,大清的路,怕是只能靠刀枪和鲜血来铺就了。

只是,这样的江山,又能维持多久呢?他不知道,也不敢去想。

而此刻,康熙朝

渔村深处,一间破旧的祠堂内

祠堂正中,一张破败的供桌上,堆放着一小堆散碎的银两和成串的铜钱,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弱的光泽。

这便是“华夏复兴会”

草创之初的全部家当——六百七十三两白银,外加数不清的铜板,是这些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甚至变卖家产凑出来的血汗钱。

“诸位乡亲,兄弟们!”

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站在供桌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声音低沉却有力,“这六百多两银子,是咱们反抗满清暴政的第一笔血本!

它不多,但它承载着咱们所有人的决心!”

仔细一看,这名男子正是此前女儿生病了的那名落魄书生。

他顿了顿,看着那堆银钱,眼神复杂:“满清视我等为鱼肉,肆意宰割。

天幕昭示的未来,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连京师之地都成了洋人的跑马场,我华夏子民竟不得入内!

此等奇耻大辱,岂能再忍!”

“不能忍了!”

人群中有人低吼,攥紧了拳头。

“对!

跟他们拼了!”

陈锦江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光有决心还不够,咱们需要刀,需要枪!

后世那位先生说得对,枪杆子里出政权!

咱们不能赤手空拳去跟清妖的铁骑硬碰硬。”

一个身材粗壮,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汉子站了出来,说道:“陈先生,买家伙的事,交给俺老张!

俺认识几个南洋来的船老大,路子野得很,只要有银子,莫说鸟铳,就是红毛鬼的炮,他们也敢倒腾!

就是价钱……嘿嘿,黑了点!”

这时,一位须微白,看起来颇有阅历的老者上前一步,抚着胡须沉吟道:“这火铳是利器,但也招眼。

咱们人手不多,得先找个稳妥的落脚地。

依老朽看,南边括苍山脉深处,地势险要,官府鞭长莫及,倒是可以作为咱们的根基之地。”

陈锦江深以为然:“李伯所言极是。

那就由张大哥负责联络购入军火,此事需万分隐秘,银货两讫,不可留下半点痕迹。

李伯,寻找据点之事,就拜托您老多费心,需寻一处易守难攻,且便于隐藏之地。”

他又看向其他人:“其余诸位兄弟,眼下最重要的,一是继续暗中联络可靠之人,壮大我等队伍。

切记,不论汉满蒙回藏,只要是反对满清压迫,愿为华夏复兴出力的,皆可为我等同袍兄弟!

二是要牢记,我等起事,乃是为了建立一个属于我华夏儿女的华夏,而非光复前明!

若遇天地会、白莲教等反清组织,可尝试接触,探其虚实,但务必保持警惕,不可轻易暴露我等底细,更不能被他们裹挟。”

“诸位,前路必定布满荆棘,甚至十死无生。

但想想天幕上秋瑾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