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格物论(2 / 2)

加入书签

新成立的闽学学堂。

陈褚更是组织了一批口才便给的说书人,将文章精髓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顺口溜,在城乡市井广泛宣讲。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在士林中,虽然保守派依旧嗤之以鼻,但许多寒门出身、较为务实的士子,以及一些对郑珏空谈早已不满的开明官员,读罢《格物论》后,顿觉豁然开朗,仿佛找到了理论依据和精神支柱。

他们开始公开为“新学”

辩护,与守旧派展开激烈辩论。

思想的壁垒,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在民间,尤其是受益于新政的工匠、农户和商贾阶层,对《格物论》中“利民之器”

、“实干兴邦”

等观点倍感亲切。

说书人讲述的“圣人制器”

的故事,让他们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肯定。

王审知的形象,在他们心中从一位能干的官员,进一步升华为拥有“正道”

理论的明主。

甚至在军队中,李尤命识字的军官向士兵们宣讲《格物论》中关于“以武卫仁”

、“利器保家”

的段落,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士兵们明白了他们手中的新式火器不仅是杀人工具,更是保卫家乡、践行“仁政”

的依靠。

郑珏在府中读到《格物论》时,气得浑身抖,将抄本狠狠摔在地上。

他没想到王审知的理论构建如此迅和系统,更没想到其影响力扩散得如此之快。

他的《驳奇技淫巧论》在《格物论》的全面性和现实针对性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在底层民众和务实派中,几乎完全失去了市场。

他意识到,单靠传统的理论武器,已经很难遏制王审知的思想传播了。

然而,就在《格物论》引的思想风暴席卷福建之际,南部边境的烽火骤然升级。

李尤派出的加急军报送到了王审知案头:南汉不再满足于小规模试探,其主力大军已开始大规模集结,先锋部队攻克了边境一处小型堡寨,守军全部殉国!

南汉国王刘隐更是布了讨伐檄文,指责王审知“僭越称制”

、“重用宵小”

、“窥伺邻邦”

,声称要“替天行道”

,匡扶唐室(尽管唐室自身难保)。

外部的军事压力达到了顶点,战争已不可避免。

王审知放下军报,脸上并无惧色,反而有一种决战前的冷静。

他看了一眼桌上并排摆放的《格物论》和南汉的檄文,对身旁的陈褚、李尤等人沉声道:“郑珏的‘文战’,我们接下了,也初步打赢了。

现在,该轮到刘隐的‘武战’了!

他要‘替天行道’,我们就让他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天道民心!”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传令全军,按预定方案,迎战!

雷火营,是时候让世人见识真正的‘格物之威’了!”

思想的交锋暂告一段落,钢铁与鲜血的碰撞即将展开。

王审知的新福建,将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战争中,接受最严峻的考验。

《格物论》的光芒,能否穿透战场的硝烟,照亮胜利的道路?答案,即将在刀光剑影和隆隆火声中揭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