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李尤的剑(1 / 2)
偏厅内关于“立幼主”
的争论被王审知强势压下,各地代表表面上达成了奉其“暂摄节度事”
的共识。
然而,权力的诱惑如同最甜美的毒药,总有人不甘心就此臣服,尤其当这种臣服意味着旧有特权和地位的动摇时。
王潮时代遗留下来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并非铁板一块地支持王审知。
次日,就在王审知于节度使府正厅,以“权知军州事”
身份次正式召集泉州主要文武官员,准备颁布安民告示和一系列维稳政令时,一场意料之中却又格外尖锐的挑战,猝不及防地爆了。
言的是一位姓吴的老牌军校,名叫吴勐,掌管泉州部分城防军,是王潮的远房族亲,素来以资历老、脾气倔着称,对王审知推崇的“新法”
和“匠气”
一直颇有微词。
他显然是被郑珏一派暗中鼓动,跳出来充当了马前卒。
吴勐出列,并未直接反对王审知,而是朝着坐在侧席、由乳母陪伴的王延翰拱了拱手,声音洪亮,带着武人特有的粗豪:“诸位!
大帅新丧,我等悲痛万分!
如今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继承大帅遗志!
末将以为,大帅血脉在此,”
他指向年仅十二岁、有些不知所措的王延翰,“延翰公子虽年幼,然名分正统,乃大帅嫡子!
我等身为大帅旧部,岂能不尊少主?依末将看,这节度使之印,理应由延翰公子执掌!
王司马才干出众,自当尽心辅佐,待公子成年,再行归政,方为正理!
如此,方能彰显我等对王帅的忠诚,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他这番话,比昨日偏厅中的试探更加露骨,直接将“立幼主”
与“忠诚”
捆绑起来,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意图绑架所有王潮旧部的感情。
厅内顿时一片哗然,不少原本就对王审知快崛起心存疑虑或嫉妒的老将,开始交头接耳,目光闪烁。
一些文官也窃窃私语,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王审知端坐主位,面色沉静,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
他注意到,郑珏坐在文官队列中,眼帘低垂,仿佛事不关己,但嘴角那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却暴露了他的得意。
吴勐这把枪,他使得正好。
“吴将军!”
王审知尚未开口,陈褚立刻出列反驳,“此言差矣!
昨日我等已在偏厅议定,由王司马暂摄节度事,此乃为福建大局着想!
延翰公子年幼,岂能担此重任?若强推上位,非是爱之,实是害之,更是置福建军民于险地!”
吴勐梗着脖子,毫不退让:“陈长史!
你口口声声大局,难道忠诚就不是大局?若无忠诚,何来人心?我看是有些人,被权势迷了眼,忘了本分!”
“你!”
陈褚气得脸色白。
眼看争论就要升级,文官武将分成两派,互相指责,场面即将失控。
一旦形成僵局,王审知的权威将受到严重挑战,郑珏便可趁机浑水摸鱼。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个身影动了。
一直如同铁塔般矗立在王审知身侧后方的李尤,没有任何预兆地向前踏出了一步。
这一步,看似随意,却带着千钧之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他并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拔剑相向,只是用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冷冷地扫过吴勐,以及那些蠢蠢欲动的将领。
整个大厅,因他这一步,骤然安静下来。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李尤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铁器摩擦,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