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陈褚的转向(1 / 3)
军械坊的“意外”
事件,如同阴天里的一声闷雷,虽未造成暴雨倾盆,却提醒着王审知,暗处的敌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找他的破绽。
鲁震那边加强了戒备,生产在短暂的混乱后重新步入正轨,甚至因为标准化和流水线的初步推行,效率还有所提升。
但王审知的心并未放松,他知道,郑珏的攻势绝不会仅限于这种小打小闹的破坏。
真正的风暴,必然在舆论和官场。
而应对这种“文攻”
,最合适的人选,非陈褚莫属。
这位曾经的保守派儒生,经过数年的共事和亲眼见证,其思想已生了深刻的转变。
王审知需要确认,这种转变是否足以让陈褚在关键时刻,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成为对抗郑珏意识形态进攻的先锋。
机会很快到来。
之前那场被成功控制的瘟疫,虽然主体疫情已然平息,但后续的安抚、赈济、以及总结防治经验等工作,千头万绪,正是考验官员耐心和能力的试金石。
王审知将这副重担,全权交给了陈褚。
这一日,陈褚正在临时设置的疫后安抚司处理公务,手下书吏抱来一大摞卷宗。
“长史,这是各坊报上来的因疫致孤幼童名册,请求官府抚恤安置。”
“长史,这是医官署提交的此次疫病防治流程总结,请过目。”
“长史,几家药铺联名上书,说此前官府平价征调了大量药材,款项尚未结清……”
陈褚埋于案牍之间,一丝不苟地批阅着。
与以往只是负责文书、礼仪不同,这次他是实际的执行者,直接面对民生疾苦和繁杂事务。
他亲自走访过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安抚过惊魂未定的百姓,协调过医官和药商的关系。
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比任何书本上的道理都更具冲击力。
当他翻开医官署的总结报告时,目光被其中详细记录的数据所吸引:疫情生初期,日均新增病患数十人,死亡病例居高不下;而在强制推行开水饮用、石灰消毒、病患集中隔离等措施后,新增病例曲线在第七日开始陡然下降,死亡病例也大幅减少。
报告旁边,还附有几位老医官的评语:“此番防控,虽古法未载,然实效卓着,活人无算,实乃仁心妙术。”
陈褚放下卷宗,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恢复生气的街市。
他想起了疫情最严重时,那些被传统巫祝耽误、最终家破人亡的惨剧;也想起了王审知力排众议,甚至不惜动用军队强制执行防疫措施时,自己所持的怀疑态度。
如今,铁一般的数据和眼前安宁的景象摆在面前,他心中最后一丝因“不合古制”
而产生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
“格物致用,利国利民……”
他喃喃自语着王审知文章中的话语,脸上露出了释然和坚定的神情,“以往是褚迂腐了。
空谈性理,何如实干济世?若圣人见此活民之功,亦当颔赞许。”
这时,一名小吏进来禀报:“长史,王司马来了。”
陈褚连忙整理衣冠,迎了出去。
只见王审知依旧是便服打扮,正站在院中,看着墙上张贴的疫后安抚政令和物资放清单。
“元亮兄,辛苦了。”
王审知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看来此处事务,已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
“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陈褚拱手道,“大人亲至,不知有何指示?”
王审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墙上的清单,问道:“我观这名册细致,物资放亦有条理,元亮兄似乎用了新的登记之法?”
陈褚点头:“正是。
借鉴了天工院数据管理的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