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百工之殿格物之堂(2 / 3)
/p>
他身边一位门生忍不住低声道:“恩师,您看他们那得意劲儿!
竟将‘百工’之事,抬至与‘书院’同等高度,还设什么‘院’!
简直辱没了‘院’字清名!”
另一门生忧心忡忡:“更可虑者,听闻其下还设了‘兵械科’!
王审知果然穷兵黩武之心不死!
长此以往,泉州必成修罗场!”
郑珏沉默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聚敛奇技,专务刀兵,舍本逐末,取祸之道!
由他折腾吧,老夫倒要看看,这‘天工院’能弄出什么名堂,又能维持几时!”
院内,王审知正在主持天工院的第一次联席会议。
他自任院长,任命陈褚为副院长,总管日常行政与对外协调(尤其是应对士林舆论);鲁震为工科大匠作,总揽所有匠作事宜;又提拔了精通算术的赵子毅负责算科,经验丰富的吴郎中负责医科,并让几位在农业、基础研究方面有心得的老者负责相应科目。
“……诸位,天工院初立,百事待兴。”
王审知看着济济一堂的、身份各异的核心人员,沉声道,“眼下要之事有二:其一,便是根据此次海战暴露之问题,工科与兵械科需即刻联手,优先改进弩炮射与精度,研究克制快船之战法舰型。
李尤将军会派人前来协同。”
鲁震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应了下来:“某尽力而为。
但好钢需用在刀刃上,材料有限,需定下先后次序。”
“这是自然。”
王审知道,“其二,便是招募与培养人才。
天工院绝非闭门造车之地,需广纳天下贤才。
陈先生,招募贤才之事,需请你多费心,无论出身,只问真才实学。”
陈褚点头:“褚明白。
已拟好章程,不仅面向泉州,还将派人前往周边州郡,甚至江北战乱之地,延揽流落之工匠、学者。”
会议结束后,各科便开始忙碌起来。
鲁震立刻拉着一脸不情愿却被王审知硬塞进兵械科的几个铁匠和木匠,围着那几架从战船上卸下的弩炮,吵得面红耳赤。
“蠢货!
加粗弩臂?那重量还抬得动吗?应该改进绞盘结构!”
“放屁!
绞盘再改也就那样!
关键是这弩箭尾羽!
形状不对,飞出去飘!”
“都别吵!
先量尺寸画图!
妈的,最烦你们这些不懂装懂的!”
另一边,算科内,赵子毅正对着一群刚从民间招募来的、对数字敏感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两个是账房先生出身),讲解着新的记账符号和统计方法,试图将他们引导向更复杂的计算领域。
医科则与农科凑在了一起,吴郎中和老农们讨论着如何将石灰消毒法等防疫经验编写成通俗易懂的册子,向下推广。
王审知与陈褚漫步在初具规模的天工院中,看着这纷忙却充满生机的景象。
“大人,”
陈褚感慨道,“昔日孔夫子聚徒讲学,有教无类。
今日这天工院,聚匠人学者于一堂,切磋琢磨,共探实学,亦颇有古风啊。
只是所授所学,迥然不同。”
王审知微笑道:“万物之理相通。
探索未知,造福生民,其内核精神,或许并无不同。
只是时代变了,所需之‘学’亦当随之而变。
先生如今便是这天工院的‘山长’,责任重大。”
陈褚郑重点头:“褚定不负所托。
必竭力使此院,成为真正能孵化‘天工’之地。”
正说着,只见鲁震怒气冲冲地从工坊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块扭曲的金属片,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