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百工之殿格物之堂(1 / 3)
南汉伪装海盗的试探性攻击,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沉醉于“开拓号”
下水喜悦中的泉州上下。
虽然成功击退了来犯之敌,并借此向刘隐展示了肌肉,但敌方快船那惊人的度和决绝的战法,也让王审知和水营将领们清晰地看到了差距与危机。
“不能再零敲碎打了!”
王审知在战后总结会议上,语气斩钉截铁,“晒盐、织布、造船、防疫、乃至军械改良,皆需格物之理支撑。
然如今格物堂、试造坊、织造局、官窑、水营匠作坊……各自为政,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更难以应对愈复杂的挑战!”
他目光扫过与会的陈褚、鲁震、李尤(代表军方)以及几位主要官员:“我意,整合现有所有研、匠作机构,成立一个统一的、更高层级的机构,名曰——‘天工院’!”
“天工院?”
陈褚若有所思,“《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大人此名,寓意深远。”
“正是此意!”
王审知点头,“天工院,便是要汇聚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系统性地钻研格物之道,将其转化为利国利民之实物!
其下拟设诸科:农科、工科、算科、医科、格物科(基础原理研究),乃至……兵械科。”
一听到“兵械科”
,李尤立刻来了精神:“大人英明!
此次海战,贼船迅捷,我军弩炮虽利,然射缓慢,精度亦有不足!
若能有专司攻研之人,必能大大提升战力!”
鲁震却哼了一声,泼了盆冷水:“说得轻巧!
好铁好料就那么多,都拿去打打杀杀的玩意儿,农具、织机还要不要了?水车还修不修了?”
他对于火药依然心存芥蒂,对纯粹的杀人武器更是兴趣寥寥。
王审知笑道:“鲁师傅所虑甚是。
资源分配,需有统筹。
天工院之妙,便在于此。
各科并非孤立,需相互协作。
譬如工科改进冶金,方能提供更好材料于农科打造犁铧,亦或于兵械科铸造炮管。
算科精于计算,既可核对账目,亦可计算弹道、设计船型。
医科研究创伤救治,亦与兵事相关。
此乃系统工程,绝非顾此失彼。”
他看向鲁震:“且,兵械科所研,未必皆是杀戮之器。
坚固的盾牌、精良的铠甲、迅捷的战船、远程预警的烽火,乃至救治伤兵的器械,皆是守护之力,减少我方儿郎伤亡之法宝。
鲁师傅难道不愿见到我泉州子弟穿着更坚固的盔甲,拿着更锋利的兵刃,以更小的代价守护家园吗?”
鲁震张了张嘴,无法反驳,只好闷声道:“……大人总是有理!
某只管打铁,造什么,您说了算!”
陈褚适时接口:“大人此议,实乃高瞻远瞩。
成立天工院,可系统培养格物人才,规范研流程,整合资源,避免重复与浪费。
更可向天下昭示,格物非是奇技淫巧,乃是经世之大学问!
褚愿竭力协助大人,筹建此院。”
方案既定,便雷厉风行地执行起来。
王审知选定原格物堂旁一处宽敞的官衙加以扩建改造,挂上了他亲笔书写的“天工院”
牌匾,字迹苍劲有力。
挂牌之日,天工院外照例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和心思各异的士人。
果然,以郑珏为的“正理学社”
成员又不出所料地出现了。
郑珏并未上前喧哗,只是站在远处,看着那崭新的牌匾和进进出出、兴奋忙碌的工匠、学者,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