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郑珏的文战(2 / 2)

加入书签

p>

“不可。”

王审知再次否决了李尤的简单粗暴,“封门易,封口难。

他既然选择了‘文战’,我们便要在‘文战’上彻底击败他!

要让所有人明白,谁的道理才是真正有利于福建、有利于天下的道理!”

他站起身,目光炯炯地看向陈褚:“元亮,郑珏抛出了《驳奇技淫巧论》,那我们便祭出《格物论》!

这篇回应文章,不仅要驳斥其谬误,更要系统阐述我等‘格物致用、利国利民’的理念!

要写得深入浅出,既要让士子能看懂,也要让稍有见识的百姓能听明白!

这篇文章,由我口述核心,由你执笔润色,务必成为我新学派的纲领性文献!”

陈褚感受到王审知目光中的信任与期待,以及此举的重大意义,顿时热血上涌,躬身道:“属下必竭尽所能,不负大人重托!”

接下来的几个夜晚,王审知的书房灯火通明。

他结合自己穿越者的知识储备和数年来的执政实践,向陈褚详细阐述了他的“格物”

观:

重新定义“格物”

:格物不仅是探究事物原理,更是将原理应用于实践,改善民生,增强国力。

这并非背离圣贤之道,而是真正践行“仁政”

、“王道”

的途径。

圣人制舟车、定历法,岂非格物之功?

论证“技巧”

与“道德”

并不相悖:良好的器物和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者之心。

火器可用于御敌保民,亦可为祸苍生,其区别在于执政者是否心怀仁德。

不能因噎废食。

强调“实效”

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其空谈道德仁义,不如看政策是否真正让百姓受益。

泉州繁荣、流民安居、军力强盛,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胜过万言空谈。

阐释“新学”

与“人才”

观:打破阶层壁垒,广纳人才,是强国之本。

社会进步需要各方面专才,让工匠通文理,让士子知实务,方能形成合力。

这并非破坏秩序,而是建立更高效、更公平的新秩序。

陈褚本就是文章高手,得到王审知的理论指点后,文思泉涌,很快便起草了《格物论》的初稿。

文章旁征博引,逻辑严密,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福建的实际变化,文采斐然,气势磅礴。

王审知仔细审阅后,亲自修改了几处关键段落,使其语言更加犀利,更具战斗性。

定稿之后,他立即下令,动用官方渠道,将《格物论》大量刊印,不仅分各州县官府、学堂,更让说书人改编成通俗故事,在市井广泛传播。

一时间,福建的思想界风起云涌。

郑珏的《驳奇技淫巧论》与王审知的《格物论》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双方的支持者在各种场合展开激烈辩论。

这场“文战”

,表面上是学术思想之争,实质上却是新旧势力、不同展道路的殊死搏斗。

其影响,甚至出了士林范围,逐渐渗透到民间,使得普通百姓也开始思考,究竟哪种道路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

而就在这场思想论战如火如荼之际,南部边境,李尤派出的信使再次带来了紧急军情:南汉前锋部队已开始试探性进攻,与福建守军生了小规模接触!

外部的刀兵与内部的笔战,几乎同时达到了高潮。

王审知站在风暴的中心,既要运筹帷幄,应对真刀真枪的敌人,也要指挥若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思想战争。

他知道,这两场战争,无论哪一场失败,都将给福建带来灭顶之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