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北望风云(1 / 3)

加入书签

王审知那句“重整旧河山”的断言,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节度使府议事堂内所有人的心绪。文武官员济济一堂,气氛肃穆而热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历史即将转折的凝重与兴奋。

“王爷!”资历最老的将领之一,曾随王潮起兵的张渠率先起身,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朱温已死,中原无主,契丹南下!此乃天赐良机!末将请命,愿率本部精锐为前锋,北出武夷,直捣汴梁!解民倒悬,正位中原!”

他这番话立刻引来了不少军中将领的附和,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乱世之中,开疆拓土,从龙之功,是每个武人最大的梦想。

然而,陈褚却缓缓起身,持重地泼了一盆冷水:“张将军忠勇可嘉!然,欲速则不达。如今汴梁虽乱,朱友珪、朱友贞兄弟阋墙,但梁朝根基尚在,各地节度使拥兵观望,绝非一战可定。且契丹骑兵已入河朔,其来势汹汹,绝非易与之辈。我军若仓促北上,粮道漫长,孤军深入,若被梁军残部与契丹骑兵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他转向王审知,深深一揖:“王爷,臣仍坚持先前之议。当务之急,非急于出兵,而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一则,巩固我福建根本,使钱粮兵甲更为充裕;二则,檄文天下,揭露朱温父子劣迹及其引契丹入室之罪,占据大义名分;三则,遣使联络中原心向汉室、不满朱梁之势力,暗中结盟,以待时机。”

鲁震也闷声开口道:“陈长史说得在理!咱们的新炮还在试造,用石炭的新高炉也才刚起地基,水师新舰还没配齐……这时候冲上去,不是拿咱们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当去硬碰硬吗?要打,也得等咱们的刀磨得更利些!”

文臣与武将,稳重与激进的观点在堂上激烈碰撞。王审知端坐主位,面色平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并未立即表态。

这时,负责情报与内部安全的林谦站了起来,他的声音冷静而清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王爷,诸位大人。刚接到北面最新密报,情况或许比我们预想的更为复杂。”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林谦继续道:“朱友珪虽在汴梁登基,但号令不出宫门。朱友贞已联合宣武军节度使杨师厚,声称要‘清君侧’,兵锋直指汴梁。河北诸镇,如魏博、成德等,态度暧昧,似有自立之意。而契丹骑兵……其先锋已掠至邢州、洺州一带,烧杀极惨,但主力并未继续南下,似乎在观望中原局势,亦或是……等待后续部队。”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更惊人的消息:“此外,据幽州眼线冒死传讯,契丹主耶律阿保机,似乎亦有趁此良机,大举南侵之意!其动员的兵力,恐不下十万!”

“十万?!”堂下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若契丹倾国而来,以如今中原分崩离析的状态,谁能抵挡?

张渠等人的热血也稍稍冷却,面露凝重。若中原直面契丹兵锋,福建此时北上,确实可能首当其冲。

王审知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压下了所有的嘈杂:“诸位所议,皆有道理。张将军求战心切,是为国为民;陈长史老成持重,是为保全实力;林指挥使的消息,则让我们看清了局势之险恶。”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目光扫过中原、河朔,最终落在福建的位置。

“朱温身死,中原大乱,契丹南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危机危机,危中有机。”王审知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对于中原百姓而言,最大的‘危’是什么?是战乱?是割据?不,是胡骑南下,是神州陆沉!是衣冠坠地,文明倾覆之危!”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而此刻,谁能站出来,抵御胡虏,保全文明,谁就能赢得天下民心,占据煌煌大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