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说书人的瞎眼,看得最真(1 / 3)

加入书签

暴雨如注,朱雀桥畔的茶肆在雨幕中摇曳着昏黄灯火。

檐下积水成洼,倒映出人影幢幢——柳七娘端坐于台前,琵琶横抱,指尖拨动如诉如泣。

她声线凄厉,字字咬血:“先帝遗诏藏真言,虞氏一门炼骨为引,取百婴心头血,只为换一场龙椅上的梦!”

街巷听客围聚如堵,有人怒骂,有人垂泪。

那谣言如藤蔓攀附人心,在瘟疫余烬未冷的京城,悄然生根。

而此刻,昭阳殿内烛火通明。

虞妩华斜倚软榻,一袭月白寝衣松松系着金丝绦带,发间只簪一支素银梅花。

她听着白芷低声复述茶肆中的每一句“说辞”,唇角竟缓缓扬起,像春风吹皱寒潭,涟漪无声。

“屠村取血?炼毒篡位?”她轻笑出声,眼底却无半分笑意,唯有深不见底的冷,“真是好一出移祸江东的大戏。”

她抬手抚过腕上那枚乌木镯——内里暗藏一根细若牛毛的毒针,曾浸过七种剧毒,如今只等一个名字从仇人口中滑落。

“去办吧。”她声音轻得如同梦呓,“把整条胭脂街买下来,明日日出之前,我要看到每家铺子都堆满‘凝香露’‘胭雪膏’,标价三文一瓶,童叟无欺。”

白芷微怔:“娘娘,这……”

“还有,”虞妩华打断她,眸光微闪,“让铜豆儿带三十个街头卖唱的孩子,每人发十个铜板,从明日起,日日蹲在那茶肆门口,给我唱《傻妃谣》。”

她说完,轻轻哼了两句,嗓音娇憨天真:

“瞎婆说梦话,哥哥写假话,米里掺沙子,心比炭还渣——”

白芷忍不住低头掩嘴,随即肃然领命而出。

三日后,朱雀桥已非昨日光景。

孩童们坐在青石阶上,清脆嗓音穿透晨雾,百姓驻足哄笑。

有妇人拍腿叫绝:“这词儿编得妙!那瞎婆昨儿还说我夫君偷藏砒霜呢!”胭脂水粉贱卖如菜,摊主趁机吆喝:“贵妃恩典,美人同款!”一时间,柳七娘门前冷落,连琵琶声也渐渐喑哑。

可虞妩华并未就此罢手。

某个更深雨急的夜晚,她忽而起身,披上墨色绣银蓑衣,命人抬轿直往城南破庙。

轿帘掀开时,风裹着雨星扑入。

她撑起一把油纸伞,缓步走入庙檐下。

残香断柱之间,柳七娘蜷缩角落,怀抱琵琶,似在避雨,又似在等谁。

电光一闪,照亮两人对视的瞬间。

盲女猛然抬头,鼻翼微颤,脸色骤变:“你……身上有死人的味道。”

虞妩华笑了,那笑容在雷光下宛如幽兰初绽。

她上前一步,伸手握住柳七娘冰凉的手掌。

“那你听听看,”她语气温柔得近乎蛊惑,“我是不是也带着你爹临终时的痛?”

话音落下,一股无形之力自她掌心涌入——情绪共感。

刹那间,柳七娘瞳孔剧震,仿佛被拖入深渊:

她看见父亲伏案呕血,指甲抠进地板,留下五道血痕;

听见他嘶哑低语:“清名误国……清名误国啊……”

更看见那个年轻官员站在门外,手中药盏尚未放下,面容清晰如刻——正是她兄长陈修撰!

“是你!”柳七娘猛地抽手,浑身颤抖,失声惊呼,“你是那个雨夜来找他的小姑娘!你说……你说只要他说出真相,就能救千千万万人……”

虞妩华静静看着她,

“现在,我也给你一个机会。”她从袖中取出一包晶莹种子,轻轻放入柳七娘怀中,“这是冰髓莲,生于极寒之地,唯毒土能养。种下去,等花开时,你就不用再说谎了。”

说完,她转身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