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她说疯话句句要命(1 / 3)
晨光未明,宫道上霜色如银。
虞妩华坐在暖轿之中,指尖轻抚臂上那道疤痕。
它横亘在雪白肌肤之上,蜿蜒如蛇,是前世冷宫铁烙留下的印记——那一夜,她被剥去贵妃冠冕,跪于寒阶,只因“妄议储君”
,便遭酷刑加身。
如今这伤痕再不是耻辱的烙印,而是她亲手点燃的第一把火。
昨夜,整座皇城都在低语。
自茶肆说书人拍下惊堂木,唱出那句“贵妃梦里哭,句句是真谱”
,街头巷尾的孩子便开始传唱童谣。
稚嫩嗓音穿透朱门深院,在宗室府邸的回廊间幽幽回荡。
有人听见三更鼓响时,仆妇抱着幼童缩在墙角,瑟瑟抖;也有人看见世家公子撕毁联名请书,将纸片投入炭炉,火焰吞没墨迹的一瞬,他额角渗出冷汗。
而那幅《摄政梦魇图》更是悄然流传。
画中虞妩华披悬空,双目无瞳,手中托盘盛满跳动的心脏,每颗皆以红线牵引,连向后宫各殿窗棂。
李贤妃的寝宫赫然居中,檐角挂着一只滴血襁褓。
恐惧,是最锋利的刀。
她不需要辩白,也不必出招。
只需让世人相信——她疯,但她的疯话,会应验。
轿帘微掀,白芷快步迎上,压低声音:“文墨生已按您的意思,在东市又放了三份‘梦谶录’抄本,说是从佛堂香灰里捡到的,上面写着……‘西厢血井,九子归魂’。”
虞妩华唇角轻扬,眸底却无笑意。
她知道这句话会像毒藤般缠住那些人的咽喉。
先帝第九子,七岁夭亡,史书仅记“病卒”
,可坊间早有传言:那孩子聪慧过人,曾当众唤萧玦为“弑兄篡位者”
,次日便暴毙宫中。
若此骸骨现世,谁还能说她是疯言乱语?
“谢霜刃那边呢?”
她问。
“已带羽林卫彻查紫宸殿西厢。”
白芷顿了顿,声音更低,“昨夜子时,他们掘开枯井第三层石板……找到了。”
虞妩华闭上眼,呼吸微滞。
来了。
那一具小小的尸骨,颈骨勒痕清晰可见,喉管碎裂,正是被人用丝绦活活绞杀。
更关键的是,太医验出其生前长期服用安神散——与李贤妃乳母王婆所煎汤药成分一致。
而王婆,正是当年奉命照看九皇子的宫婢之一。
这不是巧合。
这是她等了两世的证据。
轿子缓缓前行,穿过了层层宫门。
沿途宫人纷纷避让,目光躲闪。
有人窃语“贵妃魇人”
,也有人偷偷焚香祷告。
她听得分明,却不恼不怒,只觉胸中一片清明。
复仇从来不是一刀斩。
它是细刃割肉,是慢火熬心,是让敌人自己走进你布好的梦魇,再亲手揭开棺盖。
此刻,乾清宫内。
萧玦立于御案之前,手中握着太医署的验骨文书,指节泛白。
他盯着“安神散”
三字良久,忽然冷笑一声,掷于地上。
“好一出借鬼魂诛心的戏。”
他低声喃喃,却又止不住地凝视那枚凤印——昨日印出的“七、三、九”
阴文仍未消褪,仿佛仍在诉说着什么。
他知道虞妩华不傻。
甚至,聪明得可怕。
可正因如此,她越是清醒,这“疯语成谶”
的表象就越令人胆寒。
她是故意的,用最荒诞的方式说出最致命的真相,让人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
“陛下。”
谢霜刃单膝跪地,“李贤妃已在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