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青烟入殿,朕亦棋子?(1 / 3)
那缕自盐道峡谷升起的青烟,历经风雪吹拂,虽已变得稀薄,却依旧顽强地保持着三叠的形状,如同一道倒悬于天际的利剑,穿透云层,其剑尖,遥遥指向皇城的心脏。
皇城西侧最高的观星楼上,萧玦一身玄色龙袍,负手而立,任由凛冽的寒风将他的衣摆吹得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锁住天边那抹即将消散的青色。
那不是战报的狼烟,更不是祭祀的祥瑞,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带着审判意味的信号。
“陛下。”
内廷总管厉昭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双手恭敬地捧着一卷刚刚用密法火漆的急报,声音因极度的震惊而微微发颤:“盐道急报。虞家白羽校尉……全歼赵莽叛军八百余人,无一逃脱。现场缴获剧毒‘腐心酿’三坛、往来密信十七封,所有证据,皆指向……户部侍郎,魏元衡。”
萧玦没有回头,甚至连眼皮都未曾动一下。
他仿佛早已料到这个结果,只是在等待这只靴子落地。
偌大的观星楼顶,一时间只剩下风雪的呼啸。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仿佛能与风雪融为一体:“贵妃,是何时知道他们会走盐道的?”
这个问题,问得厉昭心中猛地一突。
他跟随萧玦多年,深知这位帝王最忌讳的,便是无法掌控之事。
他立刻垂下头,不敢有丝毫隐瞒:“回陛下,据昭阳殿内线记录,贵妃娘娘……于三日前,便独自在殿中焚烧了一种绘有峡谷与水纹的符纸,当时无人能解其意。”
三日前!
萧玦的瞳孔骤然一缩,周身的气压瞬间降至冰点。
这不是猜测,这是预知!
她不仅算准了魏党会动手,算准了他们伏击的地点,甚至连他们会选择一条废弃多年的盐道都算得毫厘不差。
这已经超出了军事谋略的范畴,近乎于鬼神之能!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一个更让他心悸的念头浮上心头。
他猛地转身,眼神如刀锋般刮过厉昭:“她连敌军的动向都能预知……那户部贪墨之事,她是不是也早就知道了?”
厉昭的头埋得更低了,冷汗已经浸湿了后颈的衣领。
这个问题,他不敢答,也不能答。
与此同时,风暴中心的昭阳殿内,暖意融融,香气袅袅。
禁军统领冯都尉一身戎装,盔甲上还带着未化的雪水,正单膝跪在殿中,双手呈上一沓从叛军身上搜出的信函。
他的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若非贵妃那封看似疯癫的密报,他绝不敢擅调禁军。
可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他不仅救下了大将军,更立下了泼天大功。
此刻,他对眼前这位看似痴傻的美人,只剩下无尽的敬畏。
虞妩华斜倚在软榻上,姿态慵懒地接过最上面的一封密信。
她纤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纸面,只扫了一眼,便随手将其搁在一旁,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谈论天气:“原来他们用‘地龙血藤’的粉末混在皮货里,以此掩盖那几箱伪造的北境军饷账本的气味。魏元衡倒是心思缜密。”
冯都尉闻言,身躯剧震。
这“地龙血藤”是极其隐秘的细节,只有刑部审讯的仵作才能辨认,贵妃娘娘……又是如何知晓的?
虞妩华仿佛没有看见他的惊骇,反而抬起那双纯良无辜的凤眸,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柔声问道:“冯统领,本宫听闻,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是大宣的命脉。你说……一个身处后宫的女人,该不该碰户部的事?”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惊雷在冯都尉耳边炸响。
他额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