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盐道伏霜,血染归途(1 / 2)

加入书签

霜刃般的寒风卷着碎雪,刮过盐道峡谷,发出呜咽般的嘶吼。

三百名虞家亲兵,身披与雪地融为一体的白色伪装,如冰雕雪塑般潜伏于峡谷两侧的峭壁之上。

人衔枚,马裹蹄,极致的静默中,只有凛冽的杀意在无声流淌。

白羽校尉伏在一块巨岩之后,雪沫覆满了她的铁盔,唯有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睛,死死锁定着谷口的方向。

她手中紧紧攥着一张薄如蝉翼的桑皮纸,上面的字迹清丽却透着彻骨的寒意,正是虞妩华通过阿隼送来的第三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指令:“敌袭必走盐谷,因其知官道有巡。”

一句简单的推断,却包含了对人心最精准的洞察。

官道有禁军巡防,是人尽皆知的常理;而这条废弃多年的盐道,早已被世人遗忘。

对于一群急于奔袭、又自认行踪隐秘的刺客而言,这无疑是天赐的捷径。

白羽校尉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心中暗道:贵妃娘娘,竟连敌人那份贪生怕死的侥幸心思,都算得一丝不差。

“校尉!”一名探哨如雪地里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滑到她身边,压低声音禀报,“来了!为首的是孙烈旧部那个头领赵莽,约莫八百人,伪装成往京城运送皮货的商队。后头的几辆大车上,盖着厚厚的油布,闻着有酒气,恐怕……就是那些东西。”

白羽校尉眼中的杀机一闪而过。

重金与毒酒,这是收买人心与赶尽杀绝的两手准备。

赵莽这群亡命之徒,打得一手好算盘。

“按计划行事。”她只吐出五个字,声音冷得像谷底的万年寒冰。

几乎在同一时刻,京城,禁军都尉府。

冯都尉紧锁眉头,看着面前由青鸾卫送来的一封密报,掌心已渗出层层冷汗。

密报内容极其简短:魏党残部欲在京郊伏击虞大将军归途,盐道是唯一死路。

他的内心正在天人交战。

按大宣律例,禁军无皇命不得擅离京畿百里,这是铁律,违者以谋逆论处。

可若虞擎苍这位刚刚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将军在凯旋途中遇刺,消息传回,前线将士必定哗变,朝堂刚刚稳固的局面将顷刻崩塌。

陛下此刻正在为昭阳殿的“神谕”心神不宁,若贸然请旨,万一只是贵妃的又一次“疯言疯语”,他便是自寻死路。

思虑再三,冯都尉猛地一拍桌案,他唤来心腹副将,沉声下令:“立刻密调两队轻骑,卸去禁军标识,以‘巡查冬防,清剿流寇’为名,缓行至三十里外的长亭驿待命!记住,没有进一步命令,不得妄动!”

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折中之法。

既不算公然违抗军令,又在最关键的位置留下了一线救援的生机。

他赌的,是那位痴傻贵妃的算计,再一次精准无误。

盐道峡谷中段,赵莽骑在马上,心中愈发不安。

风雪太大,几乎睁不开眼,整条峡谷安静得可怕,连一声鸟鸣都听不见。

他回头看了一眼长长的“商队”,八百精锐伪装得天衣无缝,可他心底那份久经沙场的直觉,却像被一根针不停地扎着。

就在这时,前方百米开外的雪坡上,一朵幽蓝色的光晕毫无征兆地升腾而起,在漫天风雪中摇曳,如同一只鬼魅的眼睛。

那是一盏蓝鸢花灯!

赵莽的心脏骤然一缩!

这是边关军中,唯有祭奠阵亡袍泽英魂时才会点燃的引魂灯!

“不好!有埋……”他声嘶力竭的吼声尚未完全脱口,两侧山壁之上,早已撬松的巨石被同时推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卷起千堆雪,狠狠砸落,瞬间将他们的来路与去路彻底封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