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王莽的崛起(4 / 5)
时,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喊:“圣旨到——”
一名手持黄帛的中书谒者(石显手下的宦官)在几名小黄门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尖声道:“前将军萧望之听旨!”
萧望之撩衣跪地。
中书谒者展开黄帛,用一种平板却透着寒意的语调宣读:“……着萧望之闭门思过!
钦此!”
这不是赦免,这是羞辱性的幽禁!
石显深谙权术,他明白直接将一代名臣下狱处死,震动太大,且萧望之在士林和民间威望极高。
他要的是萧望之自己“体面”
地消失。
萧望之缓缓起身,接过那份充满讥讽的“恩旨”
,手指微微颤抖。
他抬头望向未央宫的方向,眼神复杂,有对先帝托付的愧疚,有对昏聩君主的失望,有对奸佞当道的愤恨,更有对自己一生坚守的道义终被黑暗吞噬的悲怆。
他仿佛看到了石显在暗处得意的冷笑,看到了五鹿充宗、牢梁等人弹冠相庆的丑态,也看到了周堪、刘更生可能面临的悲惨命运。
“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他喃喃重复着刚才的话语,眼中的光芒渐渐凝聚成一种决绝。
他转身,对一直侍立在旁、满面悲愤的老仆低沉而清晰地说道:“朱游(老仆名),去取……鸩酒来。”
老仆朱游浑身剧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主公!
万万不可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陛下只是一时被蒙蔽……”
萧望之扶起老仆,脸上露出一丝极其苦涩的微笑:“朱游啊,你跟了我一辈子,还不明白吗?石显要的不是我闭门思过,他要的是我死。
今日不死,明日便有更大的污名加身,徒然牵连家人门徒,羞辱士林清名。
与其在狱中受狱吏折辱,不如……保全气节,以死明志!
也好警醒这昏聩的朝堂!”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老仆朱游知道,主公心意已决,任何劝解都是徒劳。
他悲泣着,颤抖着双手,捧来了一只小小的玉杯,杯中盛着清澈却致命的液体——鸩酒。
萧望之接过玉杯,手指稳定得可怕。
他最后看了一眼窗外阴沉的天空,那曾经见证过他辅佐宣帝、共图中兴的天空,如今只剩下灰暗。
他仰起头,毫不犹豫地将杯中毒酒一饮而尽。
毒酒入喉,剧痛瞬间袭来。
这位麒麟阁上的功臣,宣帝的托孤重臣,一代名儒,身体剧烈地摇晃了一下,但他凭借着最后的意志力,挺直了脊梁,没有倒下。
他缓缓坐下,挺直腰背,如同平日里在朝堂上那般端肃。
鲜血开始从他的嘴角、鼻孔渗出,但他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穿透了死亡的帷幕,直视着那亘古不变的天道正义。
“乱我家者……太子也……”
(这句是历史记载汉宣帝评价太子刘奭的话,萧望之临终未必会说,但此处可作为其内心对元帝治下朝局的绝望映射,或可改为对朝政的无声控诉)“奸佞当道……国……将不国……”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出微弱却充满无尽悲愤的叹息,随即,眼中的光芒彻底熄灭。
一代名臣,以最惨烈也最刚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鲜血在帝国走向衰颓的轨迹上,刻下了一道无法磨灭的耻辱印记!
萧望之的死讯传出,长安城一片哗然,随即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正直之臣无不扼腕痛惜,寒彻心扉。
周堪、刘更生被罢官免职,贬为庶人。
石显、五鹿充宗、牢梁等人彻底把持了朝政,元帝更加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