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王莽的崛起(3 / 5)
,连带着其他大臣也纷纷议论,这……这岂不是让陛下更难安心休养吗?奴婢看着,实在心疼。”
“还有,”
石显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奴婢听闻,萧师傅门下聚集了不少年轻气盛的郎官(宫廷侍卫)、太学生,他们私下里对陛下……对陛下信任奴婢等人,颇有微词,甚至……甚至有怨望之言啊。”
“怨望?”
元帝疲惫的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和怒火。
这个词如同毒刺,深深扎进了皇帝敏感而多疑的心。
帝王最忌讳的,就是臣下的“怨望”
——心怀不满,甚至怨恨君主。
石显见火候已到,立刻递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罪证”
——一封伪造的匿名奏疏。
奏疏中“揭”
:萧望之、周堪、刘更生等人结为朋党,互相吹捧,贬低时政,诽谤天子近臣(指石显等人),更严重的是,他们“不悔过”
,对皇帝的宽容毫不感激,反而“教子上书,称引(称颂引用)无辜”
,为其被免职的弟子鸣冤叫屈,这分明是在指责皇帝处理不公,是对天子的“怨望”
!
石显的声音带着悲愤:“陛下!
他们身为大臣,不思尽忠报国,反而结党营私,诽谤圣听,心怀怨望,此风若长,朝廷纲纪何在?陛下天威何存?奴婢等受些委屈不打紧,但陛下的清誉、朝廷的稳定,岂容他们如此践踏!”
这份伪造的奏疏和石显声情并茂的控诉,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元帝本就脆弱的理智和对师傅的最后一点耐心。
他对萧望之等人长期谏言淤积的烦躁,对身体病痛的无奈,以及对失去控制的恐惧,瞬间被点燃为熊熊怒火。
更重要的是,“怨望”
这个词,彻底击中了他作为帝王的逆鳞!
他忘记了萧望之是麒麟阁上的功臣,忘记了他是自己的恩师,只看到了一个“结党营私、诽谤君父、心怀怨望”
的“逆臣”
!
“岂有此理!”
元帝猛地一拍御案,剧烈的咳嗽让他脸色涨红,“萧望之……他们……他们竟敢如此!
咳咳咳……传旨!
将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下狱!
交……交由有司推问!”
愤怒和病痛让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带着可怕的嘶哑。
石显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冷酷的得色,立刻应道:“奴婢遵旨!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他转身退出宣室殿,步伐轻快而无声。
消息如同瘟疫般迅传开。
整个长安为之震动!
当廷尉(最高司法官)的属官带着凶悍的兵卒闯入位于长安北阙甲第的萧府时,这位曾经位极人臣、画像高悬麒麟阁的前将军正端坐在书房中。
案几上摊开的,还是他未写完的劝谏疏稿。
兵卒粗暴的喝令打破了书斋的宁静。
萧望之平静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
他须已白,面容清癯,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洞悉一切的明澈。
他看着闯进来的廷尉吏,问道:“陛下……终究还是听信了石显之言?”
廷尉吏不敢直视他的目光,低头道:“萧公,奉旨拿问,请勿为难小人。”
萧望之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那叹息声穿透庭院,仿佛带着千钧重负:“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我曾位居将相,年过六十了。
老了还要进监狱苟且求生,岂不太卑贱了!
)
就在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