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老将的远谋(3 / 5)
(屯田十二利核心)
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啪!”
一声脆响!
一位须皆白的老臣(可能是某位宗室重臣)气得胡子直抖,将手中的奏报抄本狠狠摔在地上,“赵充国!
他是老糊涂了吗?!
大军出征,不思奋勇杀敌,竟要去种地?!
这是打仗!
还是做农夫?简直荒谬绝伦!
贻误军机!
该当何罪!”
“陛下!”
另一位主战的将军急切道,“羌人凶顽,正需雷霆之势剿灭!
屯田?那是示弱!
只会让羌人更加嚣张!
等到麦子长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请陛下严旨斥责,命赵充国进兵!”
“对!
战决!
赵帅畏敌如虎,年老怯战,不堪统帅之责!”
附和声此起彼伏,矛头直指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充国。
宣帝端坐御座,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看着群情激愤的朝臣,又拿起赵充国那份字字恳切、条分缕析的奏疏,内心陷入巨大的挣扎和矛盾。
一方面,赵充国的“十二利”
分析,冷静务实,切中要害,尤其那“省军费巨亿”
、“免万里转运之苦”
,如同重锤敲在他这位深知民间疾苦、国库艰难的皇帝心上;另一方面,羌人杀官屠民、围攻城池的暴行历历在目,朝野汹汹的复仇之声震耳欲聋,身为帝王,他必须维护朝廷的尊严和权威!
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位老帅的信任与质疑交织——赵翁的战略到底是对是错?
沉思良久,宣帝终于做出决定。
他提起朱笔,在赵充国的奏疏上写下严厉的批语:“将军计甚善!
然今虏犯境,杀略吏民,正当击之!
将军不念国家之费,欲以岁数而胜敌?宜进兵,破军杀将,乃称天子之望!
勿复多言!”
话虽严厉,却在末尾留了一丝余地:“将军所陈屯田利害,朕亦思之,然当务之急在破敌!”
这份措辞严厉、带着明显质疑和催促进兵意味的诏书,被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送往湟中前线。
本章警示:湟水边的算盘声与未央宫的怒吼声激烈碰撞——当整个朝堂都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那个最该渴望军功的老将,却甘愿俯身做起了精打细算的“农夫”
。
最高明的战略家,往往能在滔天洪流中,冷静地播下未来的种子。
3:三叩天听,麦田定羌
湟中前线,赵充国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得如同灌了铅。
皇帝那封措辞严厉、明确要求进兵的诏书,正静静地摊在案头。
随行的副将、校尉们个个面色紧张,目光在诏书和主帅之间来回逡巡。
“大帅……陛下的意思……”
一位年轻的将领忍不住开口,声音干涩,“我们……是否该改变方略,即刻进兵?”
帐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赵充国默默拿起诏书,又仔细看了一遍,特别是那句“不念国家之费,欲以岁数而胜敌?宜进兵”
。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深处,闪烁着无比坚定和一丝无奈的痛惜。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帐中一张张年轻或焦虑的面孔,声音低沉却带着千钧之力:
“陛下远在长安,不明前线实情!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此屯田之策,关乎西陲百年安定!
关乎国库亿万钱粮!
关乎数万将士性命!
岂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