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盐铁之议(3 / 5)

加入书签

>官定盐价几何?每石三百钱!

可到了俺们关中百姓手里呢?层层加码,运费、损耗、胥吏的‘辛苦钱’!

一石盐要卖到七百钱!

七百钱啊!

俺们一家老少在地里刨食一年,能挣几个七百钱?买不起官盐,就只能淡食,老人孩子浑身浮肿!

这难道就是御史大夫口中的‘利国便民’?!”

他将盐砖重重顿在案上,又抄起那柄卷刃的破铁犁:“再看这官造的铁器!

钝得连草都割不断!

价钱还死贵!

俺们村张大户去年咬牙买个新犁头,使了不到一季,豁口卷刃!

去铁官那里讨说法?门都进不去!

胥吏只会推诿:‘就这成色,爱要不要!

’这叫俺们怎么种地?怎么活命?!”

他眼眶泛红,指着那份万民书:“这上面,是俺们乡里几百户人家咬破手指按下的血印!

求朝廷可怜可怜俺们庄稼人!

罢去这害人的盐铁官营吧!”

魏延平的声音如同控诉的号角,充满了底层百姓的血泪辛酸。

殿内一片寂静,许多贤良文学面露悲愤,用力点头。

桑弘羊身后的官员们则脸色铁青。

桑弘羊面沉似水,待魏延平说完,才冷冷开口,目光如电扫向东侧:

“哼!

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哭嚎盐铁之苦?岂不知若无盐铁之利充盈国库,尔等今日岂能安坐于此高谈阔论?!”

他猛地站起身,苍老的身躯爆出惊人的气势:

“均输、平准二策,乃先帝睿智所定!

何谓均输?各郡国应缴贡赋,不必远途押运笨重实物至京师(长安),可就近折算为当地丰饶之物产,运往缺乏此物之他郡售卖!

既免劳民伤财,又互通有无!

何谓平准?于京师设平准官署,视天下货物行情,贱时买入囤积,贵时平价售出!

此乃平抑物价,杜绝奸商囤积居奇、操纵市场之良法!

便民利国,岂容尔等污蔑?!”

他目光灼灼,逼视着贤良文学:“尔等口口声声说官吏‘行奸卖平’?是!

确有害群之马弄权!

然此乃执法不严、吏治不清之过!

岂是良法本身之罪?难道因噎废食,将先帝留下的富国良策一并废弃?何其荒谬!”

“桑大夫此言差矣!”

一位须皆白、气质儒雅的文学,九江郡的唐生,缓缓起身。

他语调平和,却字字千钧:“均输、平准,立意虽善,然行之既久,早已面目全非!

官吏借此营私,已成痼疾!”

他转向霍光方向,拱手道:

“大将军明鉴!

如今各郡国负责均输之官吏,手握征敛、转运、售卖之权!

彼等为求政绩,或为饱私囊,往往强行低价征收民间物产,甚至出应缴赋额!

百姓稍有怨言,便诬以抗税之罪!

此非‘均输’,实为‘强输’、‘暴敛’!”

唐生顿了顿,痛心疾道:“至于平准,更沦为权贵盘剥之利器!

平准官吏常与长安豪商巨贾勾结!

低价收时,压榨小民;高价售时,则优先售卖于商贾,再由商贾高价鬻于市井!

所谓‘平抑物价’,早已沦为纸上空谈!

商贾得利,官吏分肥,唯有升斗小民,两头遭殃!

此策名为便民,实则虐民!

敢问桑大夫,此弊何解?仅靠‘严查’二字,能禁绝根深蒂固之弊乎?”

唐生的剖析冷静而深刻,直指制度在执行层面扭曲变形带来的深重灾难。

霍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