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懂仲舒与汉武帝的思想革命(4 / 5)

加入书签

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如此,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核心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引用并整合《汉书》原文)

“轰——”

整个宣室殿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思想炸弹!

虽有皇帝在场,肃穆的氛围下,殿内依然响起一片难以置信的、压抑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现场反应:石破天惊)

黄老的、法家的、纵横家的代表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意味着他们的学说将失去官方地位和晋身之阶!

断绝仕途!

(反对者的惊恐)

汉武帝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抓住御座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白。

他的眼中迸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不是愤怒,是激动,是豁然开朗!

统一思想!

这正是他潜意识里最渴望的统治基石!

董仲舒不仅提供了一套神圣的统治理论(天人感应),更给了他一把解决思想混乱、巩固集权的关键钥匙!

(武帝的心理:豁然开朗与狂喜)

“善!”

武帝情不自禁地喝了一声彩,声音洪亮,压过了殿内的骚动,“董仲舒,你所言精妙!

深得朕心!

接着讲!”

(帝王表态:初步认可)

受到鼓舞的董仲舒,精神更为振奋,他开始阐述具体解决方案:

“兴太学以养士”

:请求在长安设立中央太学,置明师讲授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培养通晓儒家思想的官员。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教化之本原也!”

(教育改革建议)

“设庠序以化民”

:在地方郡县设立学校(庠序),推广儒家教化,移风易俗。

“置明师,立五经博士”

:选拔精通五经的大儒担任博士官,负责太学教学和研究,并赋予其官方权威地位。

(学术体制建设)

“行更化”

:改革原有不合儒家仁政精神的旧法(如严刑峻法),推行德主刑辅的政策。

“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政策改革呼吁)

董仲舒的陈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天人、大一统),又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太学、博士、更化)。

整个宣室殿,仿佛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

(对策的完整性)

当董仲舒最终完成对策,躬身行礼时,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皇帝的最终裁决。

(历史性时刻的静默)

汉武帝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董仲舒身上。

他的声音响彻大殿,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董仲舒所对,深明天人之际,通晓治国至道!

其言甚善!

着丞相、御史大夫等,详议其策,即刻施行!”

(武帝的最终决策:采纳)

“陛下圣明!”

董仲舒深深拜下,热泪盈眶。

他知道,一个属于儒家、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未来的时代,在他手中开启了!

(董仲舒的反应:功成泪下)

殿内其余诸生,神色各异,惊愕、沮丧、嫉妒、沉思……百态纷呈。

但历史的车轮,已然转向。

(众人的反应:时代转折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