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懂仲舒与汉武帝的思想革命(2 / 5)
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的夜空,星光点点。
他并未直接回答同乡的问题,反而轻声问道:“你看那满天星宿,运行可有常轨?”
(引出核心思想:天人关系)
“这个……自然是有的吧?北斗指北,月有盈亏。”
年轻人茫然回答。
“是啊,”
董仲舒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天行有常,四时不忒。
人间之事,岂能无法?如今陛下所问‘天命’‘治国’,其根本,正在于天道与人道相应!”
(董仲舒的核心理论雏形:天人感应)
他的思绪飘回了在广川家乡的日子。
十年,整整十年!
他几乎足不出户,“下帷讲诵”
,沉潜于儒家典籍(特别是《春秋公羊传》),更在浩繁的星象记录、灾异现象、历史兴替中苦苦探寻天道与人道之间那神秘的关联纽带。
(人物背景:十年治学积累)
“世人都说黄老清静无为好,”
董仲舒的目光回到案上竹简,手指轻轻拂过字迹,仿佛在抚摸思想的脉络,内心独白清晰可闻,“可无为,真能应对这纷扰的乱世(匈奴、诸侯、民生)?法家严刑峻法,能得一时之效(如张汤),但酷吏横行,民何以堪?长此以往,国本必动摇!”
(内心活动:对百家学说的批判性思考)
“唯有儒家!”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仁义礼智信乃天之常道!
君王法天而行,施仁政,正纲常;臣民各安其位,各守其分。
如此,则阴阳调和,灾异不生,社稷永固!
这才是天命所归,王道所在!”
(核心主张:儒家王道)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竹简上郑重写下他思考了十年、反复锤炼的观点:
“天人感应”
:君王行善政(仁德),天降祥瑞(凤凰、甘露);君王失道(暴虐),天降灾异(地震、洪水)谴告!
上天是最高裁判!
(理论要点一:约束君权)
“君权神授”
:(承接上条)所以,当今陛下是承受天命统治万民!
这比任何血统论都更神圣、更有力!
(理论要点二:强化君权合法性)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关键对策)他笔锋一转,变得极其锐利:“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儒家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理论要点三:思想大一统方案)(引用接近《汉书》原文)
“兴太学,养贤才”
:在长安设立中央最高学府(太学),地方设郡国学(庠序),以儒家经典(五经)培养人才,选拔官吏。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理论要点四:教育改革措施)
“更化”
(改革):汉承秦弊(法家严苛),必须革故鼎新,推行儒家仁政德教!
“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理论要点五:政策转型呼吁)(引用接近《汉书》原文)
这五点,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构成了一份完整的思想改造和政治改革蓝图——这就是后世着名的《天人三策》(核心对策成型)!
(第一次对策的内容已高度浓缩此五项核心)。
灯油将尽,董仲舒看着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竹简,眼神复杂。
有期待,有忐忑,更有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
“陛下……您能明白其中深意吗?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