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金戈铁马下的铜钱声(3 / 5)
您快给看看!
这官家打的锄头,才用两天,刃口就卷了!
这……这还不如俺家过去用的石头片子哩!”
(铁器质量:粗制滥造)
王大锤接过锄头,掂量了一下,又仔细看了看刃口,嘴角泛起苦涩。
官府为了追求产量和利润,偷工减料,矿石品位下降,淬火工艺也马虎。
他叹了口气:
“老哥……忍忍吧。
官家要的是数量,是快!
是钱!
至于好不好用……唉,谁管咱们庄稼人的死活?”
(铁匠的无奈与控诉)
铁作坊的管事在一旁听见了,嗤之以鼻:“嚷嚷什么?朝廷要的是打造兵器杀匈奴!
要的是犁铧开荒缴赋税!
能用就行!
挑三拣四?嫌贵?有本事别买官府的铁器!”
(官府的傲慢与垄断)
作坊里,工匠们在高温和皮鞭的驱使下疲惫劳作。
王大锤看着手中这把劣质的锄头,又想起自己曾经精心打造的农具,心头涌起一股巨大的悲凉。
这官营的铁器,不仅坑了农人,也砸了他引以为傲的手艺招牌。
(工匠的悲哀:技艺沦丧)
盐工的泪、农夫的怨、铁匠的无奈,像无声的溪流,在帝国的土地上悄然汇聚,流向远方那座光鲜的都城。
(民怨的积累)
【本章启迪】:国家垄断(盐铁官营)虽能集中资源(快敛财),却极易扼杀效率和品质(劣质铁器),牺牲底层福祉(盐工奴役)。
警示我们:任何政策(经济集权)若只盯着目标(财政收入)而忽视执行细节(盐工待遇、铁器质量)和人性关怀(工匠尊严),终将产生反噬。
垄断(官府专营)常常带来服务的傲慢(管事态度),竞争(民间作坊消亡)才是优化质量和效率的良方。
倾听最基层的声音(盐工、农人、铁匠),是检验政策温度的唯一标尺。
3:商路断流与市井寒蝉(公元前117年深秋洛阳商市长安东市)
均输平准和算缗告缗,如同两把冰冷的铁钳,扼住了帝国商业流通的咽喉,让曾经繁华的市井陷入一片肃杀。
(聚焦:均输平准与算缗的冲击)
场景一:洛阳商市
洛阳,天下通衢。
往日里,这里商旅云集,车水马龙,各地的特产琳琅满目,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昔日繁华:洛阳商市)
如今,景象大变。
来自齐地的丝绸商人吕良,对着空荡荡的仓库和寥寥几位老顾客,愁容满面。
他刚被新任的“洛阳均输官”
截了胡。
(商人代表:吕良)
“吕老板,您那批上好的齐纨呢?”
老主顾问。
“唉!
别提了!”
吕良捶胸顿足,“刚运到城门口,就被均输官的人拦下了!
说朝廷‘均输’需要,按他们定的低价强行收走了!
说是要运到关中缺货的地方去卖高价!
我这运费、人工全赔进去了!
这……这不是明抢吗?!”
(均输之弊:强征物资)
另一位经营南阳粮食的米商陈禹更是苦笑:“均输官?他们低价收我的粮,转头运走了。
我这铺子眼看就要空了。
官府的平准署倒是在长安‘平抑粮价’,可咱洛阳粮价反而被他们收得涨起来了!
百姓买粮更难,我这小本买卖也没法做了!
这‘平准’,平的哪门子准?”
(平准之困:扰乱市场)
商人们聚在一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