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张骞十三载归汉记(3 / 5)
长安,值得一搏!”
他再次握紧了手中的汉节。
(决心的来源:使命高于一切)
归途同样艰难。
他们穿越荒凉的高原、湍急的河流、险峻的山口。
严寒、缺氧、食物短缺如影随形。
曾经彪悍的堂邑父也明显苍老憔悴了,但他始终像影子一样护卫在张骞和家人身边,用他丰富的野外求生经验寻找水源、猎取食物。
(羌中道艰辛:高原、严寒、补给困难堂邑父的坚韧)
胡妻默默地忍受着一切,用她的语言安抚着孩子(如有),用行动支持着丈夫的决定。
她的眼神复杂,既有对未知故乡的迷茫,也有对丈夫那份执着信念的默默理解。
(胡妻的坚韧与牺牲)
就在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以为即将接近汉朝边境(可能接近今青海东部或甘肃南部),紧绷的精神稍稍松懈之际,灾难降临了!
(接近希望,危机降临)
一支凶悍的匈奴骑兵如同草原上的秃鹫,突然出现在他们必经的山谷!
人数众多,显然是有备而来!
(遭遇匈奴骑兵)
“是匈奴!
快跑!”
堂邑父大吼一声,拔刀护在张骞身前。
张骞目眦欲裂,绝望感瞬间攫住了他!
十年囚笼,万里跋涉,难道所有的努力都要功亏一篑于此地?!
一场毫无悬念的遭遇战瞬间爆。
堂邑父奋力抵抗,砍倒了几名前冲的匈奴兵,但终究寡不敌众,被重重击倒在地,鲜血染红了身下的碎石。
张骞和胡妻、孩子(如有)瞬间被五花大绑。
(抵抗与再俘堂邑父重伤?)
匈奴百夫长狞笑着走到张骞面前,一把夺过他死死抱在怀中的汉节:“哼!
又是你这个汉朝奸细!
命还挺硬!
带走!”
他鄙夷地掂量着那根光秃秃的木杆。
(汉节再被夺张骞的绝望)
张骞心如死灰,看着重伤倒地、生死不明的堂邑父,看着惊恐哭泣的妻儿,巨大的痛苦和自责几乎将他摧毁。
他再次成为了匈奴的俘虏。
(身陷绝望:再次被俘)
这一次,他被押回了匈奴腹地更遥远的地方(可能更偏北或西),看守也更加严密。
岁月仿佛倒流,回到了十年前的囚徒生涯。
刻骨的绝望笼罩着他。
(重回囚笼:严加看管)
唯一的牵挂是堂邑父和妻儿的下落。
他从看守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堂邑父当时重伤未死,竟被匈奴人救治了(或许因其勇猛或作为奴隶有价值),而他的胡妻和孩子(如有),则被分到了另一个部落为奴。
(家人的分离:痛苦煎熬)
张骞的生命仿佛再次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他抚摸着被夺走汉节时手臂留下的淤青,无数次在梦中惊醒。
难道此生真的无法完成使命?难道那些用生命换来的珍贵信息,注定要埋骨在这异域荒原?(内心的煎熬:信念的考验)
【本章启迪】:功败垂成际,信念淬火时。
警示我们:最接近成功(近汉境)时,往往也是最危险(遭遇匈奴)的时刻,不可松懈(精神松懈)。
备用方案(羌中道)同样充满未知的风险。
当厄运再次降临(被重俘),绝望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强者(张骞),是在绝境中依然能保存希望的火种(牵挂信息和家人)。
分离(与堂邑父、妻儿)是巨大的痛苦,但活下去才有重逢和完成使命的可能。
守护心中的“汉节”
(象征信念),比守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