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文景盛世的长安画卷(4 / 4)
一个须花白的农夫老田头,正牵着一匹枣红马到村边的小河边饮水。
(关键人物:农夫老田头)
“老丈,好精神的马啊!”
韩安国笑着搭话。
老田头抬头,见来人衣着虽不华丽但气度不凡,连忙恭敬地行礼:“贵人见笑了!
乡下土马,比不得长安城里的高头大马。”
“老丈客气了,”
韩安国下马,走近看了看枣红马光滑的皮毛和结实的肌肉,“这马养得真好!
如今咱们关中农家,养马的多吗?”
“多!
怎么不多!”
老田头脸上顿时洋溢起自豪的笑容,皱纹都舒展开了,“托文皇帝、景皇帝的福,轻徭薄赋,官府还鼓励养马,说是为了防备匈奴。
咱农人种地、拉货、出门走亲戚,哪样离得开马?早些年,养牛都算富户了。
现在?”
他指着不远处几个骑马的少年,“您看那些皮猴子!
家里稍微宽裕点的,小子们十几岁就敢自己骑马撒欢了!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哟!”
(关键对话:农夫的亲身感受)
老田头拍了拍自己的枣红马:“这老伙计,就是老汉我用种粮换来的。
有它在,拉车犁地省了多少力气?去趟县城卖粮卖布,一天就能打个来回!
日子,是眼见着比往年舒坦多了!”
(具体作用:马匹提高生产效率与生活便利)
正说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一个穿着吏服的年轻驿卒秦二郎,骑着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从大道上掠过,扬起一路烟尘,朝着长安城方向疾驰而去。
(关键配角:基层驿卒的效率)
“瞧瞧,连驿卒都用上这么好的快马了!”
老田头感叹道,“朝廷的法令公文,传得比以前快多喽!”
韩安国站在田野间,望着远方嬉戏的少年骑手,听着老田头朴实满足的话语,看着驿卒远去的烟尘。
马匹,这个曾经是贵族专属、战争利器的象征,如今已如此普遍地融入寻常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之中,成为这个富庶时代最接地气的注脚。
这遍地马群所展现的活力与繁荣,比太仓的粟山、钱库的铜山,更生动地诉说着“文景之治”
的伟业深入到了田间地头!
他翻身上马,心情无比畅快,迎着初升的朝阳,向长安城驰去。
身后,是苍茫辽阔、生机盎然的大汉田野。
【本章启迪】:田野间“众庶街巷有马,阡陌成群”
的生机景象。
警示我们:真正的富足(马匹普及),不仅在于国库充盈(粟山钱库),更在于惠及百姓(农家养马),提升效率(耕田行旅),激活力(少年驰骋)。
藏富于民,让展的成果化为民众实实在在的便利与笑容(老田头的满足),才是盛世之本。
百姓碗里有肉,槽头拴着马,日子有奔头,国家才有力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