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曹参与汉初的休养生息(4 / 5)

加入书签

孰圣武?)

刘盈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随即一股巨大的羞惭和自知之明涌上心头。

他父亲刘邦,那是提三尺剑取天下的雄主!

自己?自幼长于妇人之手,经历戚夫人惨案后更是心灰意冷……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带着由衷的叹服和自卑:

“朕……唉!

朕安敢望先帝乎!”

(惠帝自认不如)

曹参点了点头,脸上并无意外,紧接着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陛下再看老臣我,在才能韬略、治理国家的本事上,与故去的萧相国相比,又如何呢?”

(第二问:臣与萧何孰贤?)

刘盈再次语塞。

萧何?那是制定律法、经略后方、为前线输送粮草兵源、稳住大汉根基的“功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曹参?打仗确实勇猛,但在治国上……刘盈看着眼前这个“酒鬼”

丞相,答案不言而喻。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诚实地说:

“君……君似不及也。”

(惠帝坦言曹不如萧)

听到皇帝这两句诚实的回答,曹参眼中精光一闪,嘴角甚至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

的了然笑容。

他向前一步,拱手,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大殿中回荡:

“陛下所言极是!”

(肯定惠帝判断)

“既然陛下深知自己不如先帝高皇帝般雄才圣武,老臣我也自认远不如萧相国那般贤良多智,那么……”

曹参的语气变得郑重而充满智慧,“先帝(高帝)与萧相国,在平定天下之后,已经为我们制定了详尽而明确的法令规章!

陛下!”

(点明核心基石:法令既明)

曹参环视这象征着帝国至高权力的大殿,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如今四海升平,百业待兴,百姓在经历了秦末暴政和楚汉大战的连年战祸之后,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休养生息!

是无为而扰!”

(阐明时代需求:休养生息)

“陛下!”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既然高明的前人已将坚固的屋宇(法令制度)搭建好,我等后来者,最应该做的,不是拆了重建,或者画蛇添足地添砖加瓦(指胡乱变更政策),而是小心翼翼地守住它!”

(提出主张:守成不折腾)

“陛下只需安坐于龙椅之上,垂衣拱手(垂拱),以清静无事之心治理天下;老臣我等臣子,则谨守自己的职责本分(守职),一丝不苟、原原本本地遵循先帝与萧相国定下的良法善政(遵而勿失),确保它们得到贯彻执行,不出偏差!

这样一来,上下相安,百姓安定,国家自然就能得到治理和安宁。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陛下以为如何?”

(最终结论:垂拱而治,遵而勿失)

一番铿锵有力、逻辑严密、直指核心的话语,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浇灭了刘盈心中所有的怒火和疑虑!

他猛地睁大了眼睛,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位平日里“醉醺醺”

的老臣。

那看似放纵的行为之下,竟藏着如此清醒深刻的对时局的洞察、对治国方略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帝国未来的深谋远虑!

(惠帝豁然开朗)

什么日夜饮酒!

那分明是他曹参刻意营造的一种姿态,一种信号!

一种告诉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急于求成、想折腾点“新政绩”

的官员——不要折腾!

天下需要安静!

政策需要延续的信号!

那酒幌子背后,是无比清醒的“无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