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刘邦归相的最后一曲(5 / 5)
中草草结束。
沛县父老们带着复杂的心情散去,脑子里只剩下那苍凉的筑声、嘶哑的歌声和皇帝脸上纵横的老泪。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沛县城外的古道边,銮驾已然准备停当。
刘邦没有惊动太多人,只让夏侯婴和一些贴身侍卫随行。
他换上了皇帝的常服,脸色恢复了往日的沉静,甚至有些冷峻,昨夜那场情感的火山喷仿佛从未生。
伤口还在疼痛,提醒着他身体的虚弱。
萧何带着沛县令和几位核心元老匆匆赶到送行。
萧何看着刘邦苍白的脸色,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一揖:“陛下保重龙体,臣等在长安……恭候陛下凯旋。”
他避开了昨夜那歌带来的沉重话题。
刘邦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萧何身上:“沛县……朕的根。
免了沛县的赋税劳役,世代不用服徭役(史实)。
房子……田地……你们好好守着。”
“谢陛下隆恩!
沛县父老永感圣德!”
沛县令和众人慌忙跪倒。
刘邦没再多说,转身在夏侯婴的搀扶下,费力地登上了御辇。
车帘放下之前,他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沐浴在晨光中的沛县城墙轮廓,眼神复杂难明。
车驾缓缓启动,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
车轮碾过深秋的落叶和枯草,出吱呀的声响。
夏侯婴亲自驾车,不时担忧地回头看看帘幕紧闭的车厢。
车厢内,刘邦疲惫地闭上眼。
昨夜那《大风歌》的旋律还在他脑中回荡,尤其是那句锥心刺骨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他知道,真正的猛士,像韩信那样的人,不会再有了。
他的猜忌和手段,亲手折断了最锋利的剑。
现在,他能指望谁?樊哙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周勃稳重,但略显守成;萧何……心思太深……至于太子盈……
一种巨大的、冰冷的无力感将他包裹,比胸口的箭伤更让他窒息。
他仿佛看到自己亲手打下的这万里江山,在未来的风雨中飘摇。
而那《大风歌》,在他离开后,却如同燎原的星火,在沛县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间传唱开来。
沛县的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这歌谣,清脆的童音在街头巷尾响起: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这童稚的歌声回荡在深秋的沛县上空,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历史的力量,既是对一代帝王功业的颂扬,也仿佛是他内心深处那份无人能解的孤独与忧患的永恒回响。
歌声随风吹向远方,吹向长安,吹向大汉帝国尚不稳固的边疆,也吹进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
【本章启迪】:童谣传唱(大风余韵),越肉体衰亡(銮驾离沛)。
警示我们:伟大的精神(家国情怀),不会随个体或时光而消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