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堂上的宏图与民间的鸡同鸭讲(3 / 5)
简陋的笔)蘸着水,在上面涂画。
“这小篆的圆转,改成方折行不行?”
他试着把“口”
字旁不再写成圆圈,而是画成一个方框。
“这几笔连着的,能不能断开写?反正意思差不多”
他把一些复杂的弯曲笔画拉直、断开。
“这个偏旁太复杂,减掉一两笔能认出来就行吧?”
他像一个孤独的探险家,在无人注视的角落,凭着本能和对效率的渴望,对神圣的官方小篆进行着“亵渎”
般的简化改造。
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写起来快多了,手也不那么酸了。
竹片上,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笔画平直方折、带着明显书写度感的新字体雏形,在他笨拙却无比执着的手下,悄然诞生。
他管这种偷偷摸摸写出来的字叫“隶字”
——属于他们这些卑微小吏的字。
(史载程邈创隶书背景)
【本章启示】李斯追求官方规范(小篆)与程邈寻求实用效率(隶书雏形)形成鲜明对比。
这警示我们:顶层设计(小篆)往往聚焦标准化与权威;基层实践(狱吏困境)却催生效率需求;伟大的创新(隶书)常在高压与困顿中萌芽(狱中涂鸦)。
3:诏令颁行与狱中献书的意外转折(公元前22o年夏)
主要事件:李斯主持编成《仓颉篇》等小篆标准字书,由始皇帝下诏“书同文”
,强力推行;程邈因书写问题获罪入云阳狱,却在狱中系统整理出“隶书”
,并冒险上书。
经过丞相府内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李斯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他们编纂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标准识字课本(史载字书名),用小篆统一书写了数千个常用字。
每个字都结构严谨,笔画匀停,如同精工雕刻的艺术品,充分体现了帝国中央的权威与规范。
咸阳宫前广场,一场盛大而肃穆的仪式举行。
巨大的青铜鼎中火焰熊熊燃烧。
始皇帝嬴政亲临,颁布诏书:
“朕闻太古,文字异形,言语异声,道路不通,教化不行!
今四海一统,天下归秦,当使万民同轨,书同文字!”
“诏令:自即日起,凡官府文书、法令颁布、教学典籍,一律以丞相李斯审定之小篆为准!
六国异形文字,尽皆废除!
凡敢私藏、擅用旧文者,以非谤朝政论处!”
(史载诏书核心内容)
诏书用崭新、优美的小篆写在巨大的木牍上,由威严的卫士高举示众。
同时,一批批由宫廷书师精心誊写的小篆字书样本、法令条文,被装上马车,由快马信使奔向帝国三十六郡。
一场席卷全国的“换字”
风暴正式拉开序幕!
诏令抵达云阳郡府。
郡守雷厉风行,立刻召集所有官吏训话。
“都听清了!
从今日起,所有文书案卷,务必使用朝廷颁行的小篆!
一笔一画,都要规规矩矩!
谁再敢用那些鬼画符,或是写得歪七扭八,莫怪本官按律治罪!”
郡守声色俱厉。
程邈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那些为了图快而写的“隶字”
,在上级眼中,无疑就是“鬼画符”
、“歪七扭八”
的典型!
他硬着头皮用小篆写文书,度慢得令人指,错误百出。
终于,在一次紧急审讯记录中,他实在跟不上,又下意识地夹杂了几个简化写法,被严厉的督察官当场抓住。
“程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