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邯郸泣血大梁彷徨(1 / 5)
1:邯郸泣血,大梁彷徨(公元前257年深秋,赵国邯郸&魏国大梁)
主要事件:秦军主力死死围困邯郸已近一年。
赵国粮尽援绝,惨状空前。
平原君赵胜之妻(信陵君姐姐)血书求救魏国。
魏王魏圉(yu)初命大将晋鄙率十万精兵救赵,却在秦使恐吓下犹豫退缩,命晋鄙屯兵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观望。
信陵君心急如焚,屡谏魏王无果。
邯郸城头,残阳如血,将断壁残垣染成一片凄厉的暗红。
城墙下,尸骸枕藉,乌鸦聒噪盘旋。
城内,早已不见炊烟,饿殍陈街,幸存者个个形销骨立,眼神空洞绝望。
孩童的哭泣声如同游丝,在死寂的空气中断断续续,更添悲凉。
秦军如铁桶般的包围圈没有丝毫松动,攻城器械日夜轰鸣,每一次撞击都像敲在邯郸军民濒临崩溃的心弦上。
平原君府邸,昔日繁华早已不见。
赵胜头散乱,眼窝深陷,握着竹简的手因饥饿和焦虑而不停颤抖。
竹简上,是他夫人——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亲姐姐,用咬破的指尖蘸着血写下的一封信:
“无忌吾弟!
邯郸危矣!
旦暮且下!
赵亡,姊必辱于秦卒!
弟纵不念赵,独不怜姊乎?若怜姊,救兵!
切切!
姊赵氏泣血叩!”
字字泣血,力透简背!
这封血书,穿越秦军重重封锁,九死一生送到了魏国都城,大梁。
大梁王宫,魏王魏圉(安厘王)的心,如同被架在火上烤。
他刚刚收到了另一封信——来自秦国相国范雎的亲笔信,措辞强硬,充满赤裸裸的威胁:
“魏王明鉴:邯郸旦暮可下!
诸侯中若有敢救赵者,待赵破之日,秦必移兵先击之!”
信笺上那黑色的字迹,如同毒蛇的信子,让魏圉不寒而栗。
他想起了长平之战那四十万赵卒的冤魂,想起了秦国武安君白起那令人胆寒的威名(此时白起已被赐死,但余威犹存)。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一层层缠绕住他的心脏。
一边是至亲妹妹的血泪哀求,是唇亡齿寒的冰冷现实(赵国若亡,魏国门户洞开);另一边是秦国那令人窒息的死亡威胁。
“寡人……寡人该如何是好?”
魏圉在殿内烦躁地踱步,对着心腹大臣们哀叹。
他最初派大将晋鄙率十万精锐出征时的那点豪情,早已被秦国的恐吓信击得粉碎。
“大王!
秦国势大,不可力敌啊!”
主和派大臣急忙劝谏,“晋鄙大军已至邺城,不如……不如就令其驻守观望?若秦军疲惫,我或可袭其后;若赵亡,我亦能自保……”
“自保?”
魏圉苦笑,“真能自保吗?”
他内心挣扎,但终究,对秦国的惧怕压倒了一切。
“传寡人令!”
他颓然坐下,声音带着颤抖:“命晋鄙将军,屯兵邺城!
筑垒固守,不得妄动!
待……待机而行!”
一个“待机而行”
,暴露了他所有的怯懦和侥幸。
消息传到信陵君府邸,如同晴天霹雳。
“什么?!
大王竟令晋鄙止步邺城?!”
信陵君魏无忌猛地站起,手中精美的玉杯“啪”
地一声摔得粉碎!
他俊朗儒雅的脸上此刻写满了震惊、愤怒和难以言喻的痛苦。
姐姐的血书仿佛还在眼前燃烧!
“邯郸危在旦夕!
十万大军近在咫尺却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