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邯郸绝境平原求援(1 / 5)
1:邯郸绝境,平原求援(公元前257年初冬,赵国邯郸)
主要事件:长平之战惨败三年后,秦军卷土重来,重重包围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危在旦夕,平原君赵胜(赵孝成王之叔)肩负起向楚国求援的重任。
他计划从门下数千食客中精选二十名文武兼备者同行,但只选出十九人,余下一人难觅。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邯郸斑驳的城墙,卷起满地枯叶和尘土,也卷不走空气中弥漫的绝望。
秦国黑色的旌旗在城外猎猎作响,如同死神张开的羽翼,将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死死箍住。
城内,粮食日益匮乏,百姓面有菜色,士兵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城墙下,随处可见蜷缩着的难民,呻吟声在寒风中时断时续。
平原君府邸内,气氛比屋外的寒冬更凝重。
赵胜,这位以“战国四公子”
之一闻名、素来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此刻眉头紧锁,在铺着巨大军事地图的案几前踱来踱去。
烛火将他焦虑的身影拉得很长。
“报——君上!
北门粮仓……告罄!
守将请求……请求……”
传令兵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和恐惧,不敢再说下去。
赵胜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竹简哗啦作响:“请求什么?吃人吗?!
混账!”
他胸口剧烈起伏,眼中布满血丝。
长平四十万冤魂的哀嚎犹在耳边,如今邯郸又到了存亡绝续的边缘!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告诉守将,再撑三天!
援军……援军一定会来!”
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虚弱无力。
唯一的希望,在南方。
楚国!
只有强大的楚国出兵,才能解邯郸之围!
赵王将这千斤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
“李同!”
赵胜沉声呼唤心腹门客。
“君上,臣在!”
一位精干的武士应声而入。
“挑选人手之事如何了?明日必须出!”
赵胜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
李同面露难色:“君上恕罪!
精于辞令、通晓时务、且胆识过人的门客,属下已竭尽全力,只……只选出十九人!”
他羞愧地低下头,“其余人等,或文弱,或木讷,或虽有勇力却不善言辞,恐难当此重任!
尚缺一人!”
偌大的厅堂陷入一片死寂。
平原君的目光扫过堂下侍立的上百名门客,他们或低头躲避,或面露惶恐,或跃跃欲试却自感不足。
十九双被选中的眼睛也充满了焦虑和期待,等着最后一位同伴的出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如同沙漏里的沙子,流失的是邯郸数十万军民的生机。
平原君的心一点点往下沉,难道天要亡赵?连二十个可用之才都凑不齐?
【本章启示】邯郸的绝境,是赵国此前战略失误累积的苦果;平原君临危受命,体现了担当。
选拔人才的困境则揭示:真正的危机时刻,需要的不是滥竽充数,而是能扛起千斤重担的“关键少数”
。
个人的能力和勇气,往往在集体困境中成为撬动命运的支点。
这警示我们:平时积累真才实学至关重要,否则机会降临也只能徒呼奈何。
2:锥处囊中,毛遂自荐(公元前257年初冬,平原君府邸)
主要事件:默默无闻的门客毛遂,主动站出,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补充第二十人之缺。
平原君质疑其三年无所表现,毛遂以“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为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