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黄金台立贤士西来(2 / 5)
>
他后退一步,整理衣冠,以大礼参拜,声音铿锵有力:“臣乐毅,漂泊半生,空负所学!
今遇明主,得展抱负,此乃天意!
大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
破齐雪耻,虽万死,臣亦无惧!
愿效死力!”
这一刻,君臣二人的命运,以及燕齐两国的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本章启示】黄金台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求贤佳话。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吸引力,不在于物质的堆砌(黄金),而在于诚意和舞台!
燕昭王用一座闪耀着真诚与渴望的“黄金台”
,为自己、也为国家赢得了改变命运的“国士”
。
对于个人,心怀大志、身负才能,要敢于寻找能让自己光热的舞台;对于领导者,渴望成功,就必须放下身段、拿出诚意去吸引和珍惜顶尖的人才。
这双向的奔赴,才是成就伟业的核心动力。
2:五国歃血,剑指临淄(公元前284年,春·赵国边境)
主要事件:乐毅洞悉齐湣王骄横暴虐、树敌无数的弱点,成功游说秦、赵、韩、魏四国联合伐齐。
五国联军在赵国会盟,推举乐毅为统帅,浩浩荡荡向齐国进。
燕国想要单独复仇齐国,无异于以卵击石。
乐毅深知此点。
回到燕国后,他一边在昭王的全力支持下整军经武,训练燕军;一边将深邃的目光投向列国纷争的棋盘。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齐国霸主齐湣王田地,正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
此时的齐湣王,早已被早年的霸业(曾与秦昭襄王并称“东西二帝”
)冲昏了头脑。
他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四处树敌:南边,他悍然吞并了富庶的宋国,惹得垂涎宋地已久的楚、魏等国咬牙切齿;西边,他多次挑衅秦国和三晋(韩赵魏),甚至狂妄地自称“东帝”
,完全不把周天子和列国放在眼里。
更致命的是,他对内暴虐无道,诛杀忠良,齐国百姓怨声载道,贵族离心离德。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大王,机会来了!”
乐毅在燕王宫的军事会议上,指着巨大的列国地图,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齐王田地,已成天下公敌!
此乃天赐我燕国雪耻良机!
然欲毕其功于一役,仍需借力打力。
臣请出使秦、赵、韩、魏,陈说利害,共谋伐齐!”
昭王毫不犹豫:“一切皆由上将军定夺!
寡人与燕国,为卿后盾!”
乐毅的马车再次奔驰在列国的道路上。
这一次,他不再是求职的贤士,而是肩负着燕国乃至反齐同盟命运的纵横家。
他先来到秦国。
在咸阳宫殿,面对威震天下的秦昭襄王嬴稷和权相魏冉,乐毅没有卑微乞求,而是冷静分析:“齐王暴虐,吞宋而肥,已打破天下均势。
其地广、财富、民怨,皆乃膏腴之壤。
秦取其西境(指齐国靠近秦国的部分土地),可断山东诸国合纵之臂,拓土强兵,何乐不为?且齐国若亡,天下能与秦争锋者,又有何人?”
这番话直击秦国扩张和削弱潜在对手的核心利益,秦昭襄王与魏冉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接着是赵国。
赵惠文王(赵武灵王之子)年少英明,身边有平原君赵胜等贤臣辅佐。
乐毅对赵国痛陈齐湣王背信弃义,屡次侵扰赵境,更是赵国北向展的心腹大患。
“赵为三晋之,岂容强齐卧于榻畔?今齐王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正是赵与燕共分齐利,廓清寰宇之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