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王者的忧思(3 / 5)

加入书签

肥义被赵雍的决心和清晰的思路所震撼,他深吸一口气,深深一揖:“大王雄才大略,老臣……明白了!

老臣愿追随大王,披此胡服,习练骑射,虽千万人,吾往矣!

只是……”

他抬起头,忧虑重重,“朝中大臣,特别是宗室贵戚,恐难体察大王苦心,阻力必巨啊!”

赵雍重重拍了拍肥义的肩膀:“寡人早知此路艰难。

肥卿,明日朝会,寡人便要先议此事!

你当助我!”

次日朝会。

当身着胡服(外面仍罩着象征王权的礼服,但能明显看出内里不同)的赵武灵王和同样穿着胡服内衬的肥义出现在大殿上时,如同往平静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窃窃私语很快变成了嗡嗡的议论声,不少老臣气得胡子直哆嗦,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不解,甚至……鄙夷。

“肃静!”

赵雍威严的声音响起。

他环视群臣,开门见山,痛陈赵国北境之危,传统战法之弊,然后郑重提出了他的构想:“寡人深思熟虑,欲使举国之民,无论贵贱,皆弃宽裳广袖,改穿胡服;废车乘繁琐,习练骑射之术!

如此,练就精骑,方可制衡胡虏,扬我国威!”

话音未落,一个洪亮而激动的声音便响起:“大王!

万万不可啊!”

宗室重臣,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也称赵成)大步出列,他须皆张,脸涨得通红,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大王!”

公子成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我等乃华夏衣冠,礼仪之邦!

焉能效法被左衽、茹毛饮血之蛮夷?此乃背弃祖宗成法,动摇国本啊!

我中原之国,自有圣人教化,礼乐制度,此乃立国之基!

今日弃圣人之教,袭蛮夷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恐令学者离于政道,百姓溺于异俗,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臣请大王收回成命,毋贻祖宗之羞,令天下嗤笑!”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几乎是声泪俱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臣死谏!”

公子成的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公子成大人所言极是!”

“胡服骑射,有伤风化,悖逆礼法!”

“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穿胡人之服,岂非自认野蛮?!”

大殿之上,反对声浪此起彼伏,尤其以宗室贵族和世代文臣最为激烈。

保守的力量像一堵厚厚的墙,挡在了赵雍和他的变革理想面前。

赵雍看着跪伏在地、激动不已的叔父,看着满朝汹涌的反对声浪,他知道,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说服公子成,这位德高望重的宗室领袖,是破局的关键!

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叔父及诸卿之意,寡人已知。

然国之安危,重于泰山!

此事关系重大,容后再议。

退朝!”

朝会不欢而散。

赵雍回到寝宫,疲惫地坐下。

肥义担忧地看着他:“大王,公子成在宗室中威望甚高,他此番激烈反对,恐怕……”

赵雍眼神深邃:“寡人知道。

叔父并非奸佞,他只是被‘礼制’二字牢牢捆住了手脚,看不到外面的风浪有多急。

看来,寡人得亲自去趟叔父府上了。”

【本章启示】创新的第一步,往往伴随着不解与非议。

改变习惯,尤其是改变被视为“正统”

的旧习,阻力之大乎想象。

赵武灵王顶住“背弃祖宗”

、“自甘堕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