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商鞅入秦(3 / 5)
化、分封诸侯,井井有条。
这次孝公倒是没睡,可听了一半就开始皱眉,手指不耐烦地在案几上敲击,最后直接挥手打断:“先生所言,皆是迂阔之论!
寡人欲立竿见影之法!
景监,送客!”
景监简直要被巨大的失望和同僚的嘲讽压垮了。
他看着眼前依旧沉静的公孙鞅,忍不住埋怨道:“先生!
您…您何必总是讲这些空洞遥远的帝道、王道?您明明…”
他压低了声音,“您明明有富国强兵的实学啊!
为何不直接拿出来?您可知现在外面都如何议论?说我景监眼瞎,引了个骗子入秦!
您再这样…我…我实在没法再帮您了!”
景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他顶着巨大压力引荐,若公孙鞅真是庸才,他景监在秦国的前程也就到头了。
公孙鞅看着景监焦灼不安、甚至有些绝望的神情,眼中第一次露出了然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洞察一切的锐利和一种近乎冷酷的自信:“景大人稍安勿躁。
非鞅不愿言实学,实乃不知秦君之志也。”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凛冽的寒风猛地灌入,吹得他衣袍翻飞。
他望着外面沉沉夜色中巍峨的秦宫轮廓,声音清晰而冷静:
“第一次,吾言帝道,大王安睡。
知其志不在玄远高古。”
“第二次,吾言王道,大王厌弃。
知其志不在循规蹈矩。”
“帝道如醇酒,需百年窖藏;王道如陈酿,需岁月沉淀;而霸道…”
公孙鞅猛地关上窗户,转过身,眼中爆射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霸道如烈火!
可焚烧积弊,淬炼精钢,立竿见影,铸就霸业!
大王心之所向,必是此道!”
他走到案几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与之分土”
四个字上:“景大人,请再为鞅安排一次面君!
这一次,不谈尧舜,不论文武,只谈如何让秦国在五年之内,府库充盈,甲兵犀利;十年之内,东出崤函,雪河西之耻!”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若大王对此再无兴致,鞅立刻收拾行囊,绝不污景大人清名!”
景监被公孙鞅眼中那摄人的光芒和话语中澎湃的力量震住了。
他愣了片刻,一咬牙,猛地一跺脚:“好!
就拼这最后一次!
明日…不,我现在就去想办法!
豁出这张老脸,再请大王一见!”
(翌日,秦宫偏殿)
这一次,气氛截然不同。
殿内火盆烧得极旺,暖意融融。
秦孝公嬴渠梁端坐王榻,神情专注,甚至带着一丝急切。
与前两次的慵懒和烦躁判若两人。
显然,景监费尽唇舌的铺垫起了作用。
公孙鞅没有多余的寒暄,行礼后直入主题,声音沉稳有力,如同金石交击:
“大王!
秦处西陲,地瘠民贫,私斗成风,法令不行,贵族擅权,军伍疲沓!
此乃积弊,如附骨之疽!”
他毫不留情地揭开秦国的疮疤,孝公的脸色凝重起来,身体微微前倾。
“欲强国,唯有变法!”
公孙鞅掷地有声,“变则通,通则久!
何以变?”
他展开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简略纲要,一条条,清晰如刀劈斧凿:
“一、废井田,开阡陌!
打破贵族世袭封地壁垒,土地私有,许民买卖!
垦荒者免赋!
让农夫为自己种粮,粮仓方能堆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