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吴越争锋(2 / 5)

加入书签

内欢庆的气氛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能感受到伍子胥自肺腑的担忧和孙武沉稳的理性分析。

但内心深处,那份横扫强楚带来的膨胀感,那份对“蛮夷”

越国的轻视,以及那份急于建立更大功业的雄心,让他最终做出了决定。

“好了!”

阖闾一摆手,重新露出威严的笑容,“两位爱卿忠心可嘉,所言寡人记下了。

传令:犒赏三军,休养生息!

同时,命边军加强戒备,多派斥候,深入越境,探明虚实!

待来年春暖,寡人亲率大军,南下会稽!

让勾践小儿,见识见识我大吴的雷霆之威!”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重新点燃了殿内的气氛。

群臣再次举杯相贺,仿佛越国的威胁已被这豪言壮语化解。

然而,无人注意到,伍子胥望着殿外沉沉的夜色,眼中忧虑更深。

孙武则默默饮尽杯中残酒,心中默念:“骄兵必败,哀兵可胜。

未知越人,深谙此道否?”

阖闾在辉煌胜利(柏举之战)后滋生了轻敌(轻视越国)与自满(急于扩张)。

它警醒我们:人生巅峰时最易忽略潜在危机(伍孙的忧虑),过度自信(阖闾的豪言)往往成为失败的伏笔。

真正的强大,在于辉煌时保持清醒(如孙武的兵法箴言),居安思危。

2:槜李烽烟起,越王磨利刃(公元前496年夏吴越边境槜李)

核心事件:越王勾践趁吴国新君(夫差)未稳或阖闾轻敌之际,主动出击挑起战端;两军对峙槜李,勾践策划惊人战术。

时光荏苒,数年过去。

吴国在阖闾统治下国力日盛,但那份对越国的轻视并未完全消除。

边境摩擦时有生。

公元前496年,初夏。

越国新君勾践(约二十岁上下,面容尚未脱去少年的棱角,但眼神却如深潭般幽冷坚毅)登上王位不久。

他深知,吴国是悬挂在越国头顶的利剑。

与其坐等阖闾养精蓄锐后雷霆一击,不如主动出击,在其最意想不到的时刻亮剑!

机会看似来了。

情报显示,吴王阖闾虽雄心不减,但毕竟年事渐高。

吴军精锐此前在楚地损耗及驻防,国内并非铁板一块。

更重要的是,勾践敏锐地捕捉到了吴军上下那股因长期胜利而弥漫的骄矜之气。

“大王,时机已到!”

越国大将灵姑浮(勇猛善战,是勾践心腹)指着地图上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的位置,“此地乃吴越要冲,地势相对开阔,利于我越军挥近战之长。

吴军自恃强大,必以为我军不敢正面野战,此正出其不意之良机!

我军当主动进逼,诱其主力前来决战!”

另一位老臣文种(善谋略,眼光长远)却有些顾虑:“主动挑衅阖闾,风险极大。

吴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更有孙武、伍子胥这等不世出的人才……大王,是否再隐忍些时日?”

勾践猛地转过身,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决绝和冷酷:“隐忍?文大夫,你以为阖闾会给我们多少时间?等他整合好楚国旧地,等他国内安稳,等他调集所有精锐,那时我越国还有生机吗?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起一搏!

置之死地,或能后生!”

他的手紧紧握住腰间古朴的青铜剑柄,指节白,“传令!

集结全国可用之兵,兵槜李!

我要在阖闾家门口,敲响战鼓!”

消息传到姑苏,果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冒犯的愤怒。

“勾践小儿,乳臭未干,竟敢主动犯境?!”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