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龙山黑陶的薄与亮(1 / 5)

加入书签

龙山黑陶的薄与亮

1:泥巴里的哑巴

四千多年前的山东龙山,日子过得像村边那条河,平缓,没啥大动静。

河两岸的黄土捏在手里黏糊糊的,老天爷赏饭吃,龙山人的老祖宗靠这泥巴吃饭穿衣盖房子几百年了。

部落里家家户户都有个陶窑,烧出来的盆盆罐罐敦实厚重,灰扑扑的,实用,但也仅限实用。

部落领“仓”

家大业大,用的陶器也就是比别人的大一圈,画了几道粗犷的刻划纹,算是身份象征。

直到那个秋天,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把部落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关口。

领仓的大儿子“稷”

要娶亲了!

娶的是上游百里外、势力更大的“有邰氏”

领的掌上明珠。

这是结盟的大喜事,仓铆足了劲要办得体面。

“把咱们库房里最好的陶器都拿出来!

大瓿(bu,盛酒器)、豆(高脚盘)、罐!

洗净擦亮!”

仓对着管仓库的老头吆喝。

宴席摆在最大的公共房子里。

火上烤着整只的鹿,香气扑鼻。

有邰氏的贵客们穿着染色的麻衣,戴着光润的玉饰,被请到了上座。

仓满脸堆笑,亲自捧着家里最大的、画着水波纹的灰陶大瓮,给亲家公斟酒。

那瓮沉甸甸的,仓的胳膊都绷紧了筋。

“亲家,尝尝我们龙山自酿的黍米酒!”

仓声音洪亮,透着自豪。

不料那有邰氏领,一个面容严肃、眼神挑剔的老人,目光在大瓮粗糙的胎体和不甚均匀的灰色釉面上溜了一圈,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一下,接过陶杯时,手指似乎还嫌脏似的虚虚捏着杯沿。

他没说话,但那无声的嫌弃,像根小针,扎得仓脸上火辣辣的。

仓强笑着招呼大家吃喝,眼睛余光却扫到来自有邰氏的陪嫁队伍里,几个年轻男女凑在一起,对着龙山这边盛食物的灰陶豆指指点点,捂着嘴悄声笑。

其中一个捧着龙山产的粗陶碗,对着火光看了看厚重的胎壁,又掂了掂分量,脸上毫不掩饰地写着三个字:笨、重、丑!

一股憋屈和无名火在仓的胸腔里烧起来。

他的脸涨得通红,握着酒杯的手背上青筋都绷出来了。

“我们龙山的泥巴……就只配烧这种笨家伙?”

他在心里狠狠质问,像被人当众扇了一耳光,“人家有邰氏的陶器,胎薄,釉亮,上面的纹饰细得跟头丝一样!

我们呢?”

他扫了一眼自家那几个还在憨憨傻笑、浑然不觉被鄙视的儿子,再看看那些明显带着优越感的有邰氏客人,一股强烈的、不甘人后的冲动狠狠攫住了他。

第二天一早,仓就把部落里公认手艺最好的几个老陶工叫到了议事的大房子里。

地上摊着他连夜让人从仓库搬来的几件有邰氏回赠的陶器:一件薄胎黑陶杯,胎壁薄得近乎透明,乌黑油亮的表面光可鉴人,上面还刻着极其纤细流畅的云雷纹;一个高足盘,线条优雅得如同天鹅的颈项。

“都看看!”

仓指着地上的“外来货”

,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人家烧出来的东西!

再看看我们自己烧的!”

他顺手拿起旁边一个龙山自产的大灰陶罐,敦实的胎壁足有那黑陶杯的十倍厚,灰扑扑的表面还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

“我仓,堂堂龙山部落的领,儿子娶亲,被人笑话我们的陶器是土坷垃!

我们龙山的泥巴,难道天生就低人一等?啊?!”

老陶工们围上来,小心翼翼地捧起那薄如蛋壳的黑陶杯,啧啧称奇,眼神里又是惊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