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龙山黑陶的薄与亮(2 / 5)
又是沮丧。
“神乎其技啊……”
领头的老陶工“埴”
叹了口气,手指摩挲着那光滑如镜的黑亮表面,“这胎泥得多细啊……火候又得怎么掌控才能不炸裂?还有这亮光……咱烧一辈子陶,也烧不出这成色。”
“是啊,领,”
另一个老陶工摇着头,“咱那慢悠悠的转盘(慢轮),手拉坯怎么也拉不出这么薄这么匀溜的胚子。
手一抖,泥就歪了厚了。
就算侥幸拉薄了,一上窑火,九成九也得裂成八瓣儿!”
“这不是为难我们这些老骨头吗?”
有人小声嘀咕,一脸愁苦。
仓听着这些泄气话,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猛地一拍身边厚实的木案:“难?难就不做了?我就不信!
我们龙山的土,我们龙山的人,就烧不出比这更好的东西!
从今天起,部落里所有的好泥巴、好窑工,都给我调出来!
专门琢磨这个!”
他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谁要是能琢磨出门道,烧出比这有邰氏的杯子更薄、更亮、更漂亮的陶器,重赏!
他的窑,以后就是‘官窑’!
全家不用缴粮服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龙山部落的制陶业,被领仓憋着的那口窝囊气,硬生生推上了一座必须翻越的技术高山。
而在这群被召集的老陶工身后,一个总是沉默寡言、浑身沾满泥点子的年轻人“轮”
,下意识地捏紧了自己粗糙的手指关节,眼睛死死盯着那件薄如蝉翼的黑陶杯,心里头一次燃起了熊熊烈火——那是对极致技艺近乎偏执的渴望。
被人轻视的滋味不好受,但它也能成为最猛的火种,点燃心中的不甘,照亮前行的路。
有时候,正是那份“凭什么我不行”
的倔强,推着我们翻过看似不可能的高山。
2,转起来的灵光
仓领的命令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龙山部落陶工圈巨大的涟漪。
部落边缘的公共制陶区,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
老陶工埴被仓任命为督造官,整天板着脸在泥塘、作坊和窑口之间巡查。
他身后跟着领派来的武士,无形的压力让每个陶工都绷紧了弦。
泥塘边,负责选泥的妇人被要求一遍遍淘洗、沉淀陶泥。
“再细!
再细一点!
你看人家那杯子,泥巴细得跟姑娘脸上的粉一样!”
埴抓起一把泥,对着阳光眯眼看悬浮的颗粒,不满地呵斥。
妇人们腰都快累断了,手腕子酸得抬不起来。
作坊里,拉坯的陶工对着慢轮(一个沉重的石制底盘,转动缓慢笨拙)愁。
想把泥拉薄,稍微一用力,陶坯就软塌变形;收着力气慢慢拉,又厚薄不均。
一天下来,报废的泥胚堆成了小山。
窑口更是重灾区,几窑试验品进去,出来的全是扭曲变形的残次品,要么就是生烧的夹生货,要么就彻底烧塌了。
“埴老,您饶了我们吧!”
一个中年陶工捧着刚出窑、布满龟裂细纹的薄胎试验杯,哭丧着脸,“您瞅瞅,这都第十窑了!
薄是勉强做到了,可这纹路……这颜色……离人家那黑亮光差着十万八千里!
柴火烧得像不要钱似的,烧出来的全是废品!”
沮丧的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就是啊,这活儿不是人干的!”
“领一句话,我们跑断腿也白搭!”
“我看啊,咱龙山就没这个命……”
抱怨声此起彼伏。
埴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