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集:医署的新合作(1 / 3)

加入书签

秦脉楚药:咸阳医署的民生融章

咸阳医署的晨露还凝在药圃的青蒿叶上时,素问已蹲在畦边,指尖捏着一片带绒毛的枇杷叶。这叶子是三日前从楚地寿春快马送来的,叶缘还带着云梦泽的湿气,在干燥的关中晨光里,倒比医署培育的同种叶片更显润泽。

“李太医,您看这叶脉。”素问起身时,衣摆扫过丛丛桔梗,淡紫色的花萼轻轻颤动,“楚地多雨,枇杷叶长得肥厚,绒毛更密,煎煮时能析出更多黏液,对风寒咳嗽的润喉效果,比咸阳本地的要好三成。”

她对面的李太医须发皆白,手指叩了叩案上的《咸阳诊疗要略》,封皮上的墨字被常年翻阅磨得有些模糊。“素问姑娘,老夫并非不信楚地草药,只是这军中用药非同小可。”他翻开册子,指着其中一页,“按规制,边关药材需经医署药监核验三月,确保药性稳定,你这枇杷叶……”

“太医可还记得上月咸阳城西的疫咳?”素问打断他,声音却依旧温和,“当时十户有八户咳得睡不着,我用楚地枇杷叶配本地杏仁煎水,三日就止了大半。”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卷医案,纸页边缘带着折叠的磨损,“这是阿禾整理的记录,城西王记布庄的老掌柜,咳得痰中带血,用了这方子五日就好转,您瞧这脉象记录。”

李太医接过医案,老花镜滑到鼻尖,目光在“脉象从浮数转平缓”的字样上停留许久。院门外传来轻响,秦斩正站在那里,玄色衣袍沾了些晨雾,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是刚从驿馆取来的楚地草药——除了枇杷叶,还有裹着湿泥的紫苏根、扎成束的蒲公英。

“李太医,不如先做个试验?”秦斩走进来,竹篮放在案边,泥土的腥气混着药香散开,“边关送来的军报说,近日风寒盛行,已有百余名将士咳得无法执戟。咱们选五十名将士,一半用医署现有的止咳散,一半用素问的枇杷叶丸,三日后看效果。”

李太医望着案上的草药,又看了看秦斩沉稳的神色,终是点了点头:“也好,只是这药丸的提炼之法,需按医署的规程来,不可有半分差错。”

接下来的两日,咸阳医署的后院飘满了药香。素问守在炼丹炉旁,看着药工将枇杷叶烘干、碾碎,再与杏仁、川贝按比例混合,用蜜炼制成丸。阿禾则忙着整理医案,把楚地历年治疗风寒咳嗽的案例分类标注,偶尔抬头,能看见秦斩站在炉边,指尖偶尔划过炉壁,似乎在确认温度。

“将军,您看这丸药的成色。”第三日清晨,素问捧着一碟深褐色的药丸走来,药丸表面泛着温润的光泽,“每颗重三钱,刚好够一次的量。”

秦斩拿起一颗,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清甜的药香萦绕鼻尖。这时,系统界面突然在他眼前弹出,淡蓝色的光纹映着晨光:“楚地枇杷叶丸试验阶段数据生成——与咸阳止咳散对比,将士服药后咳嗽频率降低60%,夜间安睡时长增加4小时,初步治愈率提升25%。”

他刚收起界面,医署的小吏就匆匆跑来,脸上带着喜色:“将军!李太医让您快去前院,边关来的校尉说,吃了枇杷叶丸的将士,今早已有大半能拿起兵器操练了!”

众人赶到前院时,只见几个穿着铠甲的将士正站在院中,其中一人面色红润,不复前日的憔悴。“秦将军,素问姑娘!”那校尉大步走来,声音洪亮,“之前末将咳得连马都骑不稳,吃了这丸药,昨夜竟睡了整宿,今早操练也不喘了!”

李太医站在一旁,手里捏着试验记录,嘴角难得露出笑意:“老夫查了,服用枇杷叶丸的二十五名将士,已有二十名咳嗽明显减轻,这效果……确实比止咳散好。”他转头看向素问,语气多了几分敬重,“素问姑娘,这楚地草药的用法,还请你多给医署的人讲讲。”

素问刚要开口,阿禾突然提着一个布包跑来,脸上满是兴奋:“将军,素问姐!李太医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