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集:民间义诊,走遍乡野(4 / 4)

加入书签

暖的。村民们见医官们忙了一天,连口水都没顾上喝,纷纷跑回家拿出自家的东西。有个老大娘,端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十几个煮熟的鸡蛋,鸡蛋还冒着热气,她走到素问面前,硬往她手里塞:“姑娘,你们辛苦了,忙了一天,连口饭都没吃,这些鸡蛋你们拿着,路上吃,补补身子。”

有个汉子,扛着一袋红枣,枣子红彤彤的,看着就甜,他笑着说:“这是我家树上结的红枣,没打农药,干净得很,你们带回去,泡水喝,也能煮粥吃。”还有个妇人,拿来了一匹自家织的粗布,布是浅蓝色的,上面还绣着简单的花纹,她说:“这布是我闲的时候织的,虽然不好看,但是结实,你们拿着,能做件衣裳。”

诊台前很快堆起了一堆东西,鸡蛋、红枣、粗布、晒干的野菜、还有几个自家腌的咸菜坛子,满满当当的,都是村民们的心意。

素问看着这些淳朴的村民,心里暖暖的,却还是把东西推了回去。“大爷大娘,谢谢你们的心意,”她说,“我们来义诊,就是想让大家健健康康的,不用你们拿东西换。能看到大家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比什么都强。”

“可你们这么辛苦,走了这么远的路,忙了一天,总不能让你们空着手走吧?”老大娘急得直跺脚,把竹篮往素问怀里塞,“我们这儿也没啥好东西,就这些土产,不值钱,你们要是不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啊!”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附和:“是啊,姑娘,你们就收下吧,不然我们心里不安稳。”

素问想了想,从诊箱里取出几卷防疫图谱,这些图谱是她特意让学徒们多誊抄的,上面详细画了洗手、消毒、通风的步骤,还有常见疫病的预防方法。她把图谱递给村里的村长——就是之前那个拄着枣木拐杖的老人,“大爷,这些图谱您拿着,上面写了怎么预防疫病,怎么洗手、怎么消毒,怎么通风,您让村民们照着做,能少生病。您要是收下这些图谱,就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比给我们啥都强。”

村长接过图谱,双手有些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把图谱卷起来,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珍宝。“姑娘,您放心,”他说,“我们一定好好学,每天都让村里的人看,教大家怎么预防生病。以后我们要是有啥不舒服,还能去邯郸找你们吗?”

“当然能,”素问笑着说,“邯郸医署随时欢迎大家,要是路远,不方便去,也可以让村里的人捎信给我们,我们会尽量过来。”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黑石村的土坯房上,给茅草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色,烟囱里飘出的炊烟,在晚霞中渐渐散开。义诊队要走了,村民们纷纷涌到村口,有的手里还拿着火把——天快黑了,山路难走,他们想给义诊队照照亮。

那个之前抱着孩子的妇人,抱着已经痊愈的孩子,追在队伍后面,大声喊:“姑娘,下次你们一定要再来啊!我们等着你们!”

孩子们也跟着喊:“姐姐,你们要再来啊!”

素问回头挥了挥手,眼眶有些发热。她知道,这只是义诊的第一站,未来还有更多的村落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百姓需要帮助。可只要能让这些乡野百姓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再苦再累,也值得。

医官们背着空了不少的药包,跟在素问身后往山下走。王二柱走在她身边,笑着说:“姑娘,今天真是太值了!你没看见那个老大娘,给我们塞鸡蛋的时候,眼睛都红了,那都是真心实意的。”

素问点点头,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山林,山林里有虫鸣,还有涧水的流淌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