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集:夏季中暑,急救普及(3 / 5)
了,多谢姑娘。”
“您要是再觉得不舒服,就来这儿找我们,”素问递过一小包藿香正气露,“这药是我按古方配的,没毒副作用,您要是信得过,就拿着备用。”
老头接过药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刚才是我不对,姑娘别往心里去。你们设这个点,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好。”
这事传到素问耳朵里时,她正在医署配制新的解暑药。李伯叹道:“还是姑娘有办法,那老头出了名的倔,谁的话都不听。”
素问笑了笑:“百姓怕药,是怕治不好反伤身。咱们不仅要治病,更要让他们信得过。”她指着桌上的药粉,“我加了些甘草,让藿香正气露的味道不那么冲,再装在好看的瓷瓶里,他们看着也放心。”
傍晚时分,王二柱兴冲冲地跑进来:“姑娘,军营那边传来消息,说咱们的解暑茶太管用了!昨日有十几个士兵差点中暑,喝了茶歇会儿就好了,将军让我再送些过去!”
素问点点头:“让药田那边多采些薄荷和菊花,解暑茶不能断。对了,再给军营送些藿香正气露,让他们随身携带。”
王二柱刚走,阿石就带着一个人进来了。那人穿着短褂,手里提着一筐新鲜的西瓜,正是三日前西市晕倒的商贩。
“素问姑娘,”商贩放下西瓜,对着素问深深一揖,“多亏了您和阿石小哥,不然我这条命就没了。这是我自家种的西瓜,甜得很,给您和学徒们解暑。”
素问连忙扶起他:“举手之劳,不用这么客气。你的心意我们领了,西瓜你还是拿去卖吧。”
“不行不行,”商贩急了,“这西瓜必须留下!我这几日看着你们在街头忙前忙后,中午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就靠几个干饼子充饥。这点西瓜算什么?要是你们累坏了,谁来救我们这些老百姓啊?”
阿石也帮腔:“先生,您就收下吧,这是李大叔的心意。”
素问看着商贩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一旁咽口水的学徒,笑了:“好,那我们就收下了。不过这西瓜不是白要的,你以后要是觉得不舒服,随时来医署,我们给你免费看诊。”
商贩喜出望外:“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当晚,医署的院子里摆满了西瓜。学徒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西瓜,一边讲着白天急救点的趣事。阿石说他教一个小孩掐人中,小孩学得有模有样,还帮着给别人递茶;另一个学徒说有个老太太送来了自家做的绿豆糕,说给他们补身子。
素问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热闹的身影,手里捧着一碗解暑茶。月光洒在院子里,茶气袅袅,带着薄荷的清香。她想起刚设急救点时的担忧,如今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四
暑气越来越盛,急救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邯郸城里的百姓常来讨茶喝,连周边村落的人进城,都会特意绕到急救点,问两句防暑的法子。传习所的学徒们也越来越熟练,从一开始的紧张慌乱,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甚至能给百姓讲清楚“暑邪”“经络”的道理。
这日正午,素问正在医署整理药材,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她走出屋,见一个学徒背着人跑进来,后面跟着一群百姓。
“先生,这人在东市晕倒了,是重症中暑!”学徒喘着气说。
素问上前一看,那人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浑身滚烫得吓人。“快抬到诊室!”她喊道,“取冰来!准备放血!”
学徒们立刻行动起来,有人抬着患者往诊室跑,有人去取冰,有人准备银针。素问紧随其后,一边吩咐:“解开他的衣物,用冰袋敷腋下、腹股沟!取三棱针,刺十宣穴放血!”
银针刺入,黑色的血液缓缓流出。患者的呼吸似乎平顺了些,但依旧没有苏醒。素问又取出藿香正气露,喂了进去,然后用银针刺入百会、涌泉等穴位。
时间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