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集 曲辕犁的新印记(2 / 5)

加入书签

p>当天下午,他就把铺子里的活都停了,把秦斩给的图纸铺在砧子上,戴着老花镜反复看。

他儿子小石头才十五,也凑在旁边看:“爹,这弯辕看着不难,就是得打圆了。”

老李没说话,先按图纸上的尺寸截了段熟铁,塞进炉膛里。

风箱被小石头拉得呼呼响,火苗窜得老高,把铁块烧得通红。

老李用铁钳夹出铁块,放在砧子上,大锤抡起来,“叮哐”

的声音在巷子里传开。

他打直辕犁打惯了,一锤下去都是直愣愣的,打了没几下,那铁就有点歪。

“不对,”

老李放下锤,抹了把汗,再看图纸——曲辕的弧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得分三段打,先打中间的主梁,再打两端的接口,最后整体塑形。

他重新烧铁,这次慢了些,每锤都盯着弧度,小石头在旁边递小锤,父子俩忙到天黑,终于打出了一根像样的曲辕。

第二天一早,秦斩果然来了。

老李把新打的曲辕递给他,心里有点忐忑。

秦斩接过,掂量了掂量,又用手摸了摸弧度,点点头:“火候够了,接口处再磨光滑些,免得伤手。”

他又从行囊里拿出一个小铁件,是犁评的配件,“这个跟犁辕配在一起,试试能不能灵活调动。”

老李赶紧接过配件,在砧子上钻了个孔,把犁评装上去。

秦斩亲自试了试,手指拨着犁评,能顺畅地上下移动,满意地说:“这样就成了,再打九把,后天送到郡府的粮仓,到时候让登记的农户来领。”

系统提示又弹了出来:“铁匠技艺指导完成,曲辕犁锻造效率提升3o,‘农具供应’进度1o1oo(当前可供应1o户农户)。”

接下来的几天,老李的铁匠铺天天火光通明。

附近几个铁匠听说老李在打新犁,还能得到将军的指点,都跑来看。

老李也不藏私,把秦斩给的图纸和锻造技巧都教给他们。

“这新犁要是能推广开,咱们铁匠铺的活也能多些,”

老李对同行们说,“总比天天打些锄头镰刀强。”

五天后,五十把曲辕犁整齐地堆在郡府的粮仓前。

秦斩让人贴了告示,登记的农户凭自家的地契来领犁。

张阿伯一大早就来了,领了犁就往家里赶,到家就牵着牛去了田里。

他按秦斩说的调了犁评,牛一拉,犁铧稳稳地切进土里,比他想象中还省力。

“老婆子,快来看!”

张阿伯朝着家里喊,声音里满是兴奋,“这犁真好用,俺一个人就能犁地!”

他媳妇跑出来,看着丈夫轻松地扶着犁,牛走得稳,犁沟直,也笑了:“以前你犁半亩地就喊累,今天这亩地怕是能犁完。”

张阿伯没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心里盘算着:要是能早点犁完地,还能去河边割点草,喂家里的那只羊。

秦斩这几天也没闲着,天天在各个村子转,看农户们用新犁的情况。

遇到不会用的,他就亲自教;遇到犁出问题的,就记下来,回头跟老李说,让他改进。

有个农户反映,犁铧不够锋利,耕硬地时容易卡壳。

秦斩回去后,就让老李把犁铧的角度改了改,再淬火时多淬一次,让犁铧更耐磨。

系统提示不断更新:“曲辕犁使用反馈收集完成,犁铧改良方案确定,耐用性提升4o。”

“庐江郡农户曲辕犁使用率达2o,耕作效率初步提升1o。”

三、水田的难题

三月中旬,庐江郡的春耕进入高潮,大部分农户都用上了曲辕犁。

可秦斩却收到了长沙郡传来的消息——那边的农户说,曲辕犁在水田里不好用,犁铧容易打滑,还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