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集 桑田的新绿(1 / 4)

加入书签

桑绿满坡时

庐江郡的春阳,总带着股燥意。

李婶蹲在自家桑林里,指尖划过光秃秃的桑枝,粗粝的树皮刮得指腹疼——去年那场虫害,像场噩梦,一夜之间,满坡的桑叶被啃得只剩叶脉,没几天,半大的春蚕就饿得缩成了细线,最后全埋在了屋后的土坡里。

今年好不容易盼到桑枝抽芽,可那芽儿细得像绣花针,泛着病恹恹的黄,风一吹就打颤。

她抬头望了望天,日头已经偏西,自家院子里的蚕匾还空着大半。

春蚕再过十日就要上簇,若是凑不齐桑叶,这一季的指望又要落空。

李婶的喉头紧,手往围裙上擦了擦,却摸到兜里揣着的那张纸——是儿子在学堂要交的束修钱,先生催了两回了,她总说“再等等”

,可这“等”

字,眼下却像块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

“咳咳。”

风里裹着点土腥味,李婶忍不住咳嗽两声,眼泪没忍住,砸在脚下的泥地里,晕开一小圈湿痕。

她赶紧抹了把脸,怕被隔壁的王大娘看见——去年蚕死的时候,她在桑林里哭,王大娘劝她“留得青山在”

,可这青山,眼看也要秃了。

“李婶?”

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带着点沉实的力道,不像村里人的草鞋踏在泥地上的轻响。

李婶猛地回头,只见秦斩将军扛着一捆桑苗,身后跟着两个穿青布衫的农官,裤腿都卷到了膝盖,沾着不少泥土。

秦斩在庐江郡的名声,早传遍了家家户户。

修庐江渠的时候,他跟着民夫一起挖渠,汗流浃背的样子,李婶在田埂上远远见过;后来建医署,他又帮着素问搬药箱,半点没有将军的架子。

可此刻见他站在自家桑林里,李婶还是慌了,赶紧站起身,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将、将军,您怎么来了?”

秦斩把桑苗轻轻放在地上,那苗捆用草绳扎着,露出的叶片绿得亮,比自家桑枝上的芽儿厚实多了,叶边还泛着层淡淡的蜡光,看着就精神。

他蹲下身,捡起一株桑苗递过去:“李婶,试试这种改良桑苗。

耐旱,还抗虫,三个月就能采叶,比普通桑苗快近一个月。”

李婶迟疑地接过桑苗,指尖触到叶片,滑溜溜的,带着点韧劲。

她心里犯嘀咕:去年虫害的时候,邻村也换过新苗,可没几天就枯了,难不成这苗真能不一样?她抬眼看向秦斩,见他正盯着自家桑枝上的芽儿,眉头微蹙,手指在树皮上轻轻划了划——那里还留着去年虫害啃过的痕迹,坑坑洼洼的。

“将军,这苗……真能成?”

李婶的声音有点颤,她怕又是一场空欢喜。

秦斩笑了,伸手从农官手里拿过一把小锄头,在桑林边挖了个坑,土块里还能看见去年虫害留下的虫洞,小小的,黑。

“您看,这苗的根须比普通桑苗达,能扎得深,就算天旱也能吸着水。”

他把一株桑苗放进坑里,培上土,动作熟练得像种了半辈子田的老农,“而且叶片里有层蜡质,虫子不爱啃。

您要是不放心,先种几株试试,不够了再去农署要,管够。”

身后的农官已经动手了,一个扛着锄头挖坑,一个拿着小铲子修整苗根,嘴里还跟李婶念叨:“李婶,这苗得种在地势稍高的地方,怕涝。

坑不用太深,刚好埋住根须就行,埋深了容易烂根。”

李婶看着秦斩弯着腰,额头上渗着汗,阳光照在他的盔甲上,反射出淡淡的光,可他半点不在意,手里的锄头一下下落在土里,动作沉稳。

她忽然想起前几天去寿春市集,看见那里搭起了新草棚,卖米的张阿伯说,那是秦将军让人建的,还设了公平秤,再也没人敢克扣分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