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93集 互学互鉴技艺交融(5 / 5)

加入书签

,老陈把麦饼放在灶上烤,不一会儿,就飘出了麦香。

等饼烤得金黄,老陈拿下来,递给众人:“快尝尝,热乎的才好吃。”

王阿公咬了一口,麦饼外脆里软,带着点焦香,再配一口腌菜,果然绝了。

他笑着说:“这麦饼,比咱赵地的馒头还好吃!”

张婶也说:“往后俺们也试试做麦饼,你们也学学腌菜,往后下地,带着麦饼和腌菜,饿了就能吃。”

众人围着陶灶,吃着麦饼,就着腌菜,笑声在田埂上飘着,和药香混在一起,格外亲切。

阿禾边吃边说:“要是能把俺们齐地的麦种带来,在赵地种,肯定能长好。”

王阿公说:“等你们回去的时候,俺给你们装些赵地的药材种子,你们也给俺带些齐地的麦种,咱互相换,往后啊,赵地能种麦饼,齐地也能种药材。”

老陈点点头:“好!

就这么说定了。

三个月后,俺们回去,一定把麦种带来,也把赵地的种植法子教给齐地的人,让齐地也长出好药材。”

六、半月小结:学无止境,互助共赢

不知不觉,十名齐人来赵地已经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里,他们学会了轮作、辨虫害、制堆肥,还把齐地的盐渣改盐碱地的法子教给了赵地农人;赵地农人也把腌菜的法子教给了他们,还和他们一起烤麦饼、聊家常。

这天晚上,众人坐在农舍里,围着油灯,看着抄好的《药材种植规范》竹简,心里都满是成就感。

阿禾拿起自己抄的竹简,对王阿公说:“王阿公,以前俺只知道种庄稼,现在才知道,种药材有这么多学问。

往后俺回去,一定好好教俺们村的人,种出好药材。”

老陈也说:“俺们来的时候,还担心学不会,现在才知道,只要肯学,啥都能学会。

更重要的是,俺们还学到了赵地人的实在——你们不藏私,啥好法子都教给俺们,俺们心里感激。”

王阿公笑着说:“别这么说。

你们也教了俺们盐渣改盐碱地的法子,这可是帮了大忙。

往后啊,咱赵地和齐地,就像这药田和肥料,互相帮衬,才能长得好。”

油灯的光映着众人的脸,暖融融的。

窗外,药田的香气飘进来,和油灯的油烟混在一起,成了最特别的味道。

阿禾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想着:还有两个月,一定要好好学,把赵地的好法子都带回齐地,让齐地的药田也长得像赵地一样好,让齐地的百姓也能用上好药材,吃上雪白的海盐。

他摸了摸怀里的麦种,那是从齐地带过来的,现在,他又多了个想法:等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把赵地的药材种子带回去,种在齐地的田里,让齐地的田埂上,也飘着金银花的香、甘草的香、决明子的香——就像赵地一样。

夜渐渐深了,众人收拾好竹简,各自回屋休息。

农舍里静了下来,只有窗外的风,还在药田里轻轻吹着,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跨越两地的学农故事,也在期待着未来更多的互助与共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