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64集 孩童防疫种痘初试(2 / 3)

加入书签

毒粉末扬起,她屏住呼吸,动作轻缓而坚定。

李伯站在门口,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又瞥了眼药臼里灰白色的粉末,喉结动了动,终究没敢再劝阻——他见过素问用系统的法子治好疫症,也信她的谨慎,只是心底的担忧像水草般缠得紧。

粉末磨好后,素问用细绢筛了三遍,只留下最细腻的部分。

她取来十根干净的鹅毛管,每根都用沸水烫过消毒,再将粉末均匀分装进去,每管的剂量都用系统精确称量,误差不过半克。

“要找多少孩子试种?”

李伯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先找二十个,年龄在三到七岁之间,身体健康,没得过其他急病的。”

素问将鹅毛管收好,“得跟家长说清楚,有风险,但能防天花。

愿意的,才肯让孩子来。”

消息传出去,医署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

有经历过天花惨状的家长,抱着孩子哭着求素问试试;也有犹豫的,拉着李伯反复询问安全性。

李伯虽心里没底,却还是硬着头皮解释:“素问姑娘的法子,从来没错过。

要是真染上天花,那才是九死一生。”

最终选定的二十个孩子里,有贫民窟的孤儿,有小商贩的儿子,还有守城士兵的女儿。

接种那天,孩子们的哭声差点掀翻医署的屋顶。

素问让学徒抱着孩子,固定住头部,自己则捏着鹅毛管,对准孩子的鼻腔轻轻一吹,粉末便随着气流进入呼吸道。

每个孩子接种完毕,她都立刻记录下姓名、年龄和接种剂量,光屏同步生成跟踪档案。

“李伯,接下来十天,您多费心,每天给孩子们测体温,观察有没有出疹、烧的情况。”

素问将记录册交给李伯,“一旦有异常,立刻告诉我,系统能实时监测他们的免疫反应。”

李伯接过册子,指尖有些凉:“姑娘,要是……要是真出事了,咱们怎么跟家长交代?”

素问望着院子里追逐嬉戏的孩子们,眼神坚定:“我会盯着系统数据,绝不会让他们出事。

这一步,必须走。

不然等天花来了,就是成百上千个孩子送命。”

接下来的十天,素问几乎没合过眼。

白天她在医署坐诊,晚上就守在系统光屏前,二十个孩子的免疫数据在屏幕上跳动——体温、白细胞计数、抗体浓度,每一项都牵动着她的心。

第三天,有个叫丫丫的小女孩开始低烧,脸上起了两个小红疹。

丫丫娘疯了似的冲进医署,抓住素问的衣袖哭喊:“我说不让你来!

你偏不听!

我女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拼命!”

李伯赶紧上前拉开她,素问却立刻调出丫丫的数据,光屏显示“免疫应答正常,局部轻微反应”

“她没事,这是身体在产生抵抗力的正常反应。”

素问按住丫丫的脉搏,又摸了摸她的额头,“烧得不高,不用吃药,多喝温水就行。

明天就退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丫丫的烧就退了,红疹也渐渐消了下去。

其他孩子虽也有轻微不适,但都在可控范围内。

第十天,所有孩子的免疫数据都趋于稳定,系统弹出提示:“接种成功,抗体浓度达标,保护期预计十年以上。”

素问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

李伯端来一碗热粥,看着她笑道:“姑娘,你这心,总算能放回肚子里了。

我现在信了,你这法子,是真能护着孩子。”

素问接过粥,却没喝,只是望着窗外:“还没到放心的时候,得等真正的考验来。”

考验来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