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64集 孩童防疫种痘初试(1 / 3)

加入书签

痘种邯郸

暮春的邯郸医署药圃里,续骨草正抽出新叶,素问蹲在畦边记录长势,指尖的系统光屏突然弹出刺眼的橙红色预警。

“紧急提示:天花病毒活跃性上升,易感人群集中于十岁以下孩童,传播风险等级——极高。

建议干预手段:尝试人痘接种术,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光屏上随即是接种原理的简图,从病毒减毒到免疫应答的过程标注清晰。

素问心头一沉,她曾在系统资料库中见过天花的记载——那是能让街巷空寂、白骨露野的恶疾,赵地二十年前便曾因它损折过半孩童。

她猛地起身,药篮里的铜铲哐当撞在石阶上。

“李伯!”

素问快步穿过前院,正撞见抱着药筐的李伯。

老医官鬓角的白又添了些,是经历过上次漳水疫灾的老将。

“立刻清点医署管辖范围内的孩童人数,尤其是贫民窟和城郊村落的,越快越好!”

李伯放下药筐,见她神色凝重,不敢怠慢:“姑娘这是……嗅到什么疫病的苗头了?”

“是天花。”

素问声音紧,“系统预警,这病要来了。”

李伯的脸瞬间失了血色,手里的药筐“咚”

地砸在地上,党参、白术撒了一地。

“天花?那可是索命的阎王!

二十年前我老家的村子,一百多个娃就活下来三个……”

他声音颤,“姑娘,咱们备些清热解毒的汤药?还是先报官封锁街巷?”

“那些都治标不治本。”

素问拽着他往医署内堂走,光屏在他眼前展开,“系统给了个法子,叫人痘接种。

用得过天花的人身上的病毒,让健康孩子提前产生抵抗力,以后就不会再染病了。”

李伯盯着光屏上的“病毒”

“抗体”

等陌生字眼,眉头拧成疙瘩:“拿病气往娃身上引?这不是要命吗?”

“不是病气,是减毒的病毒。”

素问解释不清现代免疫学,只能简化说法,“就像提前给城墙筑好工事,等敌人真来了,守兵早就有准备。

但这工事得筑得刚好,太弱挡不住,太强反而会塌。”

她顿了顿,“关键在剂量,必须精准。”

当天下午,素问带着两名学徒出了城。

他们要找的,是去年冬天得过天花、如今已痊愈的孩童。

这类孩子体内有抗体,衣物上残留的病毒活性已大大降低,是最安全的接种源。

城郊的破庙里,他们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孩童栓子。

那孩子脸上还留着淡淡的痘痕,正蹲在墙角啃干饼。

听闻来意,栓子娘往后缩了缩:“姑娘,这衣裳……能辟邪?还是有别的说法?”

“是为了让其他孩子不得你家栓子得过的病。”

素问尽量说得温和,“用完了我给您送回来,再赔您两匹细布。”

栓子娘将信将疑地取出洗净晒干的旧棉袄,那是栓子病时穿的,领口还沾着当时咳出的血渍。

素问用干净的麻布包好,再三叮嘱她看好栓子,若有不适立刻来医署,这才带着棉袄匆匆返回。

医署后院的空房被临时辟为操作间,素问让学徒生起炭火,将棉袄铺在竹架上烘干。

炭火不能太旺,既要彻底去除潮气,又不能让病毒因高温失活。

她守在炉边,每隔一刻钟就用系统扫描一次,光屏上的“病毒活性指数”

在15左右波动时,才示意学徒停火。

接下来是研磨。

素问戴上细麻布制成的口罩,将烘干的棉袄剪碎,放入青石药臼中细细研磨。

棉絮纤维混着微量的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