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集 手记补遗现扁鹊未竟的全民防疫策(1 / 3)

加入书签

暮色四合时,济世医馆后院的书房还亮着烛火。

素问指尖捻着一卷泛黄的竹简,烛光照在她微蹙的眉尖,将竹简上模糊的墨痕映得愈清晰。

这卷竹简是三日前整理扁鹊手记时,从一只嵌在旧木柜夹层的铜盒里现的,外层裹着三层防水的油布,打开时还带着淡淡的樟木香气,显然是被精心藏了数十年。

“还没找到眉目?”

秦斩推门进来时,手里端着一碗温热的蜜水,见素问连他进门都没察觉,便轻手轻脚将碗放在案边。

自瘟疫过后,素问便总在深夜钻研扁鹊手记,有时对着一卷竹简能愣上半个时辰,眼底的红血丝就没彻底消退过。

素问这才抬眼,指尖在竹简上轻轻划过后,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你看这里。”

她将竹简转向秦斩,烛火下,一行略显潦草的字迹映入眼帘——“疫者,非独医可解,当以民为基,以防为要,遍施之方为上策”

秦斩虽不通医术,却也跟着素问看了不少医书,“防为要”

三个字他还是懂的。

之前应对瘟疫时,素问虽提前筹备了药材、建了隔离区,可若不是西域商队及时送药,恐怕还是要折损不少百姓。

他皱眉道:“扁鹊先生这话,是说光靠医馆治病不够,还得让百姓自己会防?”

“不止是会防,是要‘全民皆防’。”

素问拿起案边的纸笔,一边勾勒一边解释,“你看这竹简后面记的,扁鹊先生当年在齐国行医时,曾遇过一场水疫。

起初只是几个渔民染病,后来因为河水污染,短短十日就蔓延了三个村落。

他当时除了治病,还教村民凿新井、煮井水,甚至让每户都备着艾草驱虫,可那时诸侯混战,没人肯将这法子推广,最后他只能把这些记在手记里,盼着后世有人能完成。”

秦斩凑近看她画的图,纸上画着村落的布局,井边标着“三日一淘”

,屋檐下写着“每月晒衣”

,甚至还有孩童洗手的图样。

他不由得惊叹:“先生想得竟如此周全。

可如今大秦刚统一不久,各地习俗不同,要让所有百姓都照做,恐怕不容易。”

素问放下笔,指尖轻轻摩挲着竹简上的刻痕:“我知道难。

但你还记得去年草原瘟疫吗?当时若不是我们教牧民将牛羊圈远离帐篷,又烧艾草消毒,恐怕疫情还要扩散。

这法子是有用的,只是需要有人去推。”

她抬头看向秦斩,眼底闪着光,“扁鹊先生的手记里,还记了‘防疫三策’,我想试着在咱们医馆的分支先推行,若是成了,再请朝廷帮忙推广到全国。”

秦斩见她眼中有光,便知她已下定主意,当即点头:“你要做,我便帮你。

只是这三策具体是啥?咱们得先理清楚,别到时候出岔子。”

素问重新拿起竹简,一字一句念道:“第一策,‘洁其居’。

让百姓勤扫屋舍,定期晾晒衣物被褥,井水煮开才能喝,粪便要远离水源。

第二策,‘识其兆’。

教百姓辨认疫病初期的症状,比如热、咳嗽、腹泻,一旦现就赶紧报给当地医馆,别等病情重了再治。

第三策,‘传其法’。

让每个医馆的弟子都去村镇里讲课,教大家怎么预防,甚至可以编些顺口的歌谣,让孩童也能记住。”

“这三策听着简单,可真要推行起来,怕是会有人不配合。”

秦斩想起之前在邻县开分馆时,有乡绅觉得“煮井水”

是多此一举,说自家喝了一辈子河水也没事,最后还是素问亲自上门,用井水和河水做了对比,才让乡绅服软。

素问自然也想到了这点,她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