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集 体系用旱灾时调配药材济灾民(1 / 4)

加入书签

入夏以来,大秦西北诸县滴雨未下。

起初百姓只当是寻常旱情,照旧扛着锄头往地里去,可眼看着田垄里的玉米苗从嫩绿蜷成焦黄,河床裂出能塞进拳头的缝隙,连村口百年的老槐树都落光了叶子,人们才慌了神——这场旱灾,比十年前那场还要凶。

秦斩是在济世医馆总馆的晨会上听闻灾情的。

负责西北片区的弟子李默跪在堂下,麻布衣衫上还沾着沿途的黄土,声音带着难掩的焦灼:“先生,天水、安定两县已断水半月,农户们嚼着树皮草根充饥,更要命的是……不少人开始犯‘燥症’,口干舌裂、咳血不止,我们分馆的药材只够撑三日了!”

素问正握着扁鹊手记的抄本,闻言指尖一顿。

她抬眼时,眸中已凝了几分凝重:“燥症多因久旱伤津,若不及时用麦冬、玉竹这类滋阴润燥的药材调理,恐会引肺痨,到时候便是疫症的苗头。”

秦斩坐在主位上,指节无意识地叩着案几。

自去年秋冬筹建“医馆应急体系”

,他便让人在各分馆设了药材储备库,还绘了详细的商道图,就是怕遇上这般天灾。

可他没料到,旱灾来得如此急,竟直扑西北这两个最缺水源的县。

“应急体系该启动了。”

秦斩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李默,你即刻回西北分馆,先将馆中仅存的药材按人头分下去,优先给老人和孩童用药,再派人在县城外搭起临时救治棚,避免病患聚集。”

李默叩应下,刚要起身,又被秦斩叫住:“告诉分馆的护卫,守住救治棚,不许有人哄抢药材——但也不许对百姓动粗,若有难处,即刻传信回来。”

待李默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秦斩转头看向素问:“总馆的药材储备如何?能调出多少支援西北?”

素问早已让人清点过药材,闻言立刻回道:“麦冬、玉竹各有三百斤,沙参两百斤,还有之前从西域商队换来的肉苁蓉五十斤,这些都是治燥症的良药。

只是……天水、安定两县加起来有五万多百姓,这点药材怕是不够。”

“不够就调其他分馆的。”

秦斩起身走到墙边,展开那张标注着各分馆位置的羊皮地图,指尖沿着商道划过,“你看,关中分馆离西北最近,且去年丰收,药材储备充足,让他们先调两百斤麦冬、一百斤玉竹过来;河东分馆有专门种植沙参的药田,再让他们匀出一百五十斤。”

他顿了顿,又指着地图上的西域商道:“另外,让负责贸易的弟子去联系西域商队,他们那边的肉苁蓉、锁阳都是润燥的好东西,多收些过来,价钱不是问题。”

素问点点头,刚要去安排,却又想起一事:“可商道运输需要时间,西北那边等不起。

而且现在天旱,不少路段的河水断了,马车难行,恐怕……”

“这个我来解决。”

秦斩打断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果决,“我让人去调军中的骆驼队,骆驼耐渴,走旱路比马车快。

再让护卫队的队长赵虎带五十人随行,一是护药材安全,二是帮着卸货分——三天之内,必须让第一批药材运到西北。”

两人正商议着,堂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负责联络各分馆的弟子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手里攥着一封染了汗渍的信:“先生!

素问姑娘!

河东分馆传信,说他们的沙参田遭了蝗灾,剩下的药材连自己馆里用都不够,没法支援西北了!”

素问接过信,匆匆扫了一眼,眉头瞬间拧起:“怎么会这样?早不闹蝗灾,晚不闹蝗灾……”

秦斩却还算镇定,他凑过去看了看信上的内容,沉吟片刻道:“河东分馆靠沙参入药,如今蝗灾毁了药田,他们自身难保,不能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