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集 祭祀改革(1 / 4)
《祭祀改革》
第一章:旧俗之困:大秦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咸阳城那高大的城墙上,折射出威严的光芒。
然而,在这看似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祭祀之事便是其中之一。
在以往,大秦的祭祀传统遵循着古老的规矩,各个郡县都有着自己的祭祀场所和方式。
有的地方祭祀山神,每到特定时节,便会宰杀大量的牲畜,燃起高高的篝火,民众们围绕着载歌载舞,祈求山神庇佑来年风调雨顺、无灾无祸。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方式渐渐出现了弊端。
祭祀的花销越来越大,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那些用来祭祀的牲畜本是他们家中重要的财产或是劳作的帮手。
为了一场祭祀,不少农户要拿出好几头牛羊,这使得家境本就不宽裕的他们生活愈艰难。
而且祭祀活动往往耗时长久,耽误了农时不说,还容易在人群聚集时引一些混乱,比如争抢祭品的先后顺序,或是因祭祀场地的使用权限而产生争执。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也为此事争论不休。
以蒙毅为的一派认为,祭祀乃是关乎大秦国运、与神灵沟通的大事,不可轻易更改,哪怕花销大些、过程繁琐些,那也是对神灵的敬重,若是随意变动,恐惹神灵不悦,降灾于大秦。
而李斯等大臣则觉得,如今大秦正在大力推行各项改革,力求富国强兵,这祭祀传统也该与时俱进,去除那些不合理的部分,让其既能保留对神灵的敬意,又不至于劳民伤财。
秦始皇嬴政坐在那高高的王座之上,眉头紧皱,听着大臣们的各执一词。
他深知,祭祀之事关系重大,一方面是民心所向,百姓们世世代代都信奉着这些祭祀能带来好运;另一方面,确实如李斯所言,目前的祭祀状况对国家的展有着不小的阻碍。
这天,嬴政下了朝堂后,独自一人来到了宫中的一处高台,俯瞰着咸阳城的大街小巷。
他看到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思忖:“这祭祀,到底该如何改,才能既顺应天意,又不违背民意呢?”
第二章:变革之议
几日之后,嬴政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祭祀改革之事。
大殿之中,气氛略显凝重。
李斯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从祭祀的规模入手。
如今各地祭祀,往往大摆筵席,耗费诸多粮食酒肉,实乃浪费。
可规定统一的祭祀规模,按郡县大小、人口多少来定,如此既能表诚意,又可节省开支。”
蒙毅立刻反驳道:“李大人此言差矣,祭祀本就是要以最丰盛的供奉来显示我大秦对神灵的尊崇,若限制规模,显得太过小气,神灵怎会庇佑我大秦?”
这时,博士淳于越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听闻古往今来,祭祀的仪式顺序皆有讲究,不可错乱。
如今我大秦祭祀仪式繁多,有些却意义不明,臣建议重新梳理仪式,去除那些无意义的环节,让祭祀更加庄重简洁。”
嬴政微微点头,觉得淳于越的话有几分道理。
他看向一直未曾言的冯去疾,问道:“冯爱卿,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冯去疾上前一步,恭敬地回道:“陛下,臣以为,除了规模和仪式,祭祀的场所也可适当整合。
如今各地祭祀场所分散,管理不便,且有些年久失修,安全堪忧。
可在各郡县设立一两处大型的、规范的祭祀之地,集中进行祭祀活动,如此也便于官府监管,避免混乱。”
嬴政听着大臣们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想法。
他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可取之处,朕以为,祭祀改革势在必行。
可先令专人去各地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