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集 民心所向(2 / 4)
人群里有人喊,"
俺是韩地来的,也能领吗?"
小吏笑着点头:"
只要在官府登了籍,不管你是哪的人,都能领。
"
他指着台下的名册,"
张老三,燕国人,领一副;李春花,魏国人,领一副"
王二柱摸着怀里的铜钱,忽然改了主意。
他没去买酒,而是走到布庄,给老娘扯了块青布。
布庄掌柜是个赵国人,见了他就笑:"
柱子,你娘的布衫该换了,这青布结实,能穿三年。
"
"
再给我来两尺红布。
"
王二柱忽然说,"
给隔壁的陈寡妇,她儿子下月要娶媳妇。
"
掌柜的愣了一下,随即笑道:"
你倒是心细。
"
走出布庄时,暮色已经漫了上来。
咸阳城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楚人的灯笼、秦人的油灯、齐人的烛台,在巷子里连成一片暖黄。
王二柱路过里正家,见门虚掩着,里面传出争吵声。
"
这徭役我不能去!
"
是铁匠铺的刘老四在喊,"
我儿子下月要考学室,我得在家教他认字!
"
"
考学室是大事,"
里正的声音很温和,"
可驰道要修到云中郡,那边的匈奴常来抢东西,不修好不中啊。
"
"
我去!
"
王二柱推开门进去,"
里正,我替刘四哥去。
我老娘有邻居照看着,我去得了。
"
刘老四愣了:"
柱子,那可是去北边,要走半年呢。
"
"
怕啥?"
王二柱拍着胸脯,"
去年我去陇西送货,见那边的长城修得结实,匈奴不敢来。
再说了,官府给的口粮足,还钱,比在码头扛活挣得多。
"
里正笑着点头:"
好小子,我这就给你登记。
对了,你娘的药,我让医官按时送过去。
"
走出里正家,王二柱抬头望,见天上的星星亮得很。
他想起三年前刚到咸阳时,夜里总做噩梦,梦见邯郸城头的血。
可现在,听着巷子里传来的笑声、孩子的哭声、远处工坊的打铁声,他觉得这咸阳城,比邯郸还要像家。
第二天一早,王二柱收拾好行囊。
老娘拄着拐杖送他到巷口,从怀里掏出个布包:"
这是我攒的几个钱,你带着。
到了北边,别跟人打架,听官长的话。
"
"
知道了娘。
"
王二柱把布包塞进怀里,"
等我回来,就给您盖间瓦房,再买头驴,让您也享享清福。
"
刚走到街口,就见陈掌柜、刘老四、算卦的老者都在等他。
陈掌柜塞给他一包干粮,刘老四给了把新打的镰刀:"
北边冷,砍柴用得上。
"
老者则递给他一张纸条:"
这是我儿子在云中郡的地址,你要是路过,就说我挺好的。
"
王二柱眼圈红了,他想说些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对着众人深深一揖,转身跟着徭役的队伍往东门走去。
队伍出了东门,走上新修的驰道。
道旁的树绿油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