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木屋外的刻字木牌(1 / 3)

加入书签

腐叶在脚下出“吱呀”

的轻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松软的海绵上,却又带着隐藏的硌意——偶尔会踩到埋在腐叶下的小树枝,出“咔嚓”

的脆响,在寂静的雾中格外刺耳。

苏眠的裤脚已经被腐叶的潮气浸得冰凉,贴在小腿上很不舒服,但她不敢停下脚步,陈老师的校徽还在口袋里微微烫,随着她靠近木屋,烫的频率越来越快,像是在倒计时,提醒她“离怨念越来越近”

又走了五分钟,木屋终于完全出现在眼前。

那是一座典型的深山木屋,全部用未经打磨的原木搭建,原木的纹理清晰可见,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深绿色青苔,有的地方青苔已经黑、腐烂,用指尖一碰就会簌簌掉落。

屋顶的茅草果然塌陷了一半,露出里面黑的木梁,梁上挂着几串风干的草药,看不清具体种类,只闻到一丝淡淡的药味,混在草木味里,稍微中和了腐叶的腥气。

木屋的正门是两扇对开的木板门,门板上没有油漆,只保留着原木的颜色,边缘已经严重变形,与门框之间留着宽宽的缝隙,能看到里面的黑暗。

门楣上方的铜铃比镜中看到的更破旧——铜铃表面覆盖着斑驳的绿锈,锈迹厚得几乎看不清原本的铜色,只有铃口边缘还残留着一圈淡淡的铜光。

铃舌是黑色的,上面缠着一缕灰黑色的丝,丝大约十厘米长,末端有些卷曲,像是被人刻意缠绕上去的,随着雾气的流动轻轻晃动,偶尔会碰到铜铃内壁,出“叮铃”

的轻响。

苏眠站在离木屋三米远的地方,没有贸然靠近。

她举起青铜镜,对准木屋和铜铃,镜面的校徽印记泛着淡淡的金光,却没有映出任何幻象,显然这里的怨念还没有强烈到能触“镜中映真”

,但校徽持续的烫提醒她,危险就藏在这看似平静的景象里。

她的目光扫过木屋周围,最后落在左侧的老松树上。

这棵松树至少有几十年树龄,树干粗壮得需要一个人才能抱住,树皮上爬满了青苔和地衣,树枝向四周伸展,浓密的枝叶遮住了上方的雾气,在地面投下斑驳的阴影。

而在松树的根部,立着一块半朽的木牌。

那是一块巴掌大的长方形木牌,材质看起来是松木,边缘已经严重腐烂,露出里面疏松的木质纤维,有的地方甚至缺了角,像是被虫蛀过。

木牌的正面用炭笔写着两行字,字迹歪歪扭扭的,像是少年人写的,炭痕的颜色有深有浅,深的地方炭粉嵌进了木头纹理里,浅的地方则有些模糊,像是写字时力度没掌握好。

苏眠慢慢走到老松树下,蹲下身仔细看木牌上的字。

第一行是“勿碰铜铃,否则引雾”

,第二行是“若见雾红,寻阿婆”

,每行七个字,笔画简单却很认真,每个字的末尾都带着小小的顿笔,像是写字的人在反复确认“有没有写对”

木牌的边缘还泛着淡淡的潮气,用指尖一碰,能感觉到湿润的触感,炭笔的字迹也带着轻微的黏性,显然是刚写不久,最多不过一天。

“勿碰铜铃?引雾?”

苏眠轻声念着第一行字,心里泛起疑问。

铜铃明明是怨念的载体,为什么不让碰?难道碰了之后会让雾祟变得更强?“雾红”

又是什么?是雾气变成红色吗?还有“阿婆”

——从称呼来看,应该是一位年长的女性,或许就是守铃人,也是校徽预警的“怨念关联者”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碰了碰木牌上“阿婆”

两个字。

炭笔的质感粗糙,指尖能感觉到炭粉的颗粒,木牌的木质因为潮湿而变得松软,轻轻一碰就有细小的木屑掉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