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17、拳打文坛敬老院(八)(1 / 4)

加入书签

    面对崔岘的反击。

    桓应先生不仅全盘接下。

    反而轻飘飘地,发出更猛烈的诘问:“然则心迹何以分别?”

    “《尚书》称‘圣有谟训’,若漠视训诂,岂非如盲人扪象,各执一端?”

    这绝对是崔岘打过的,最激烈的一场辩论。

    《尚书》‘五惑’难倒桓应,本质是因为,《尚书》就是错的。

    不代表桓应不行啊!

    反之,这老头非常行!

    以至于,台上的崔岘,头一次陷入卡壳,开始思索。

    说实话这个感觉很爽。

    正所谓:遇强则强。

    对手越强,越能打出火花,打出意料之外的惊喜!

    比如现在他们打到了‘心迹’。

    那四舍五入完全可以辩一辩王阳明的心学。

    但,崔岘忍住了。

    不能说。

    至少现在还不行。

    而且照搬心学更不行,平行时空学说注定无法生搬硬套,做不到落地生根。

    思想之火烧起来的时候,会有独属于它自己的形状!

    那该以什么方式继续辩?

    这个时候崔岘才意识到,自己学得好像有点杂——懂得太多了。

    以至于一个问题,他能瞬间想出无数种辩论角度。

    每一种辩论角度打出去,都会走向一条未知的通道。

    那,他该走哪一条路呢?

    对面。

    看着陷入沉思的少年郎,桓应先生笑呵呵等待着,半点不催促。

    甚至连台下的老儒们,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出言嘲讽。

    因为这场辩论,足以铭记进文坛辩论史册!

    每一个字,都是瑰宝!

    听到桓应的笑声,崔岘看了过去。

    一老一少对上视线。

    桓应先生的眸子枯老且寂静,如海纳百川,蕴藏着对后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