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91、五年之约,崔岘开封第一辩(下)(1 / 5)

加入书签

    看着台下脸色扭曲,对自己怒目而斥的老儒们,崔岘神情平静。

    这才哪到哪儿?

    也就是他们,尚且还没真正了解崔岘的意图。

    若是了解以后,就不仅仅是怒骂这么简单。

    怕是恨不得要点一把火,将崔岘这个‘异端’给活活烧死。

    但——

    这真的是崔岘目前能想到的,最温和的切入点了。

    ‘思想变革’这种东西,不论古今,都十分残暴,且丝毫没有任何从中调和的可能。

    甚至比真刀真枪的战争都更为可怕!

    新学说的诞生,就是要踩着旧学说的‘尸体’上位。

    至于崔岘为何会一直盯着《毛诗序》?

    又为何,崔岘短短几句话,便让在场一群老学究们,勃然变色?

    因为这背后,是道统传承、政治权威,乃至文本神圣的博弈!

    自东汉白虎观会议后,儒家确定正统思想,且统一了‘五经’的地位。

    但可惜,这个世界没有朱熹那样的旷世大儒,在文坛思想界力挽狂澜,编撰官方教课丛书。

    这就导致,如今的文坛,分作多个派别。

    其中最强大的,当属古文经学派。

    这个学派,奉行汉代郑玄、孔颖达的注疏传统,强调‘五经’为根本,尤其推崇《周礼》、《春秋》。

    他们主张‘训诂明则义理明‘,认为圣人之道,必须通过逐字考据才能还原。

    一句话简单概括:古文经书上的内容,每一个都是精华。

    不可改动一个字!

    那你要说,这个古文经学派,真的如此推崇‘圣人’吗?

    也不见得。

    因为古籍经书、圣人之言,可以化作权柄——

    嗯,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圣人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说的。所以,全天下人都必须要遵守圣人立下的规矩!

    凭借这一套简单粗暴的逻辑,古文经学派的酸儒们,成为这个王朝绝对的‘主导者’。

    他们把持国子监、翰林院,垄断科举出题权,用繁琐的章句之学,筛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