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江淹《待罪江南思北归赋》(4 / 6)
,俯瞰百丈之下如金色波浪般的江水,看到江底碧沙流动。“雾葐蒀兮半出,云杂错兮飞上”,雾气弥漫,云彩交错飞扬,通过对江水、沙、雾、云的描写,展现江南景色的变幻与美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前文的压抑氛围。
16.石炤烂兮各色,峰近远兮异象。及回风之摇蕙,天潭潭而下露。
-解析:继续描写江南景色,石头光彩绚烂,呈现出各种颜色,山峰远近不同,各有奇异的景象。“及回风之摇蕙,天潭潭而下露”,微风吹动蕙草,天空中缓缓降下露水,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进一步展现江南景色的独特魅力。
17.木萧梢而可哀,草林离而欲暮。夜灯光之寥迥,历隐忧而不去。
-解析:“木萧梢而可哀,草林离而欲暮”,树木萧疏让人哀伤,草丛零落仿佛到了日暮时分,再次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夜灯光之寥迥,历隐忧而不去”,夜晚灯光遥远稀疏,内心的忧愁始终挥之不去,由景入情,强调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忧愁。
18.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情枯槁而不反,神翻覆而亡据。
-解析:直接抒发内心的痛苦,“心汤汤而谁告”,心中的愁苦如江水滔滔却无人倾诉,“魄寂寂而何语”,魂魄孤寂不知该向谁诉说。“情枯槁而不反,神翻覆而亡据”,情感如同枯萎一般难以恢复,精神也动荡不安无所依托,生动地展现出作者极度痛苦、迷茫的内心世界。
19.夫以雄才不世之主,犹储精于沛乡;奇略独出之君,尚婉恋于樊阳。
-解析:运用典故,提到即使是具有雄才大略、世间罕见的君主,如刘邦(沛县人),依然对故乡沛乡充满眷恋;有着独特奇略的君主,如刘秀(出生于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靠近樊阳),也对樊阳依依不舍。通过这些例子,为下文自己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20.潘去洛而掩涕,陆出吴而增伤。况北州之贱士,为炎土之流人。
-解析:继续用典,潘岳离开洛阳时掩面哭泣,陆机离开吴地时更加悲伤。作者以潘岳、陆机为例,进一步强调人们对故乡或原居地的深厚情感。然后将自己与他们对比,称自己作为北方的一个微贱之士,如今成为南方炎热之地的流放之人,突出自己流放的悲惨境遇,更加强化了思乡之情。
21.共魍魉而相偶,与蟏蛸而为邻。秋露下兮点剑舄,青苔生兮缀衣巾。
-解析:描述自己在流放地的孤独与凄凉,只能与鬼怪相伴,与蜘蛛为邻。秋天的露水落下,滴在剑和鞋子上,青苔生长,连衣服和头巾上都布满,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流放生活的孤寂、落魄与环境的荒芜。
22.步庭庑兮多蒿棘,顾左右兮绝亲宾。愿归灵于上国,虽坎轲而不惜身。
-解析:“步庭庑兮多蒿棘,顾左右兮绝亲宾”,在庭院中行走,到处都是蒿草荆棘,环顾四周,没有亲朋好友,再次强调生活的孤独与艰难。最后“愿归灵于上国,虽坎轲而不惜身”,直接表达希望能回到北方的京城,即便道路坎坷也在所不惜,点明主题,强烈抒发作者渴望北归的愿望。
句译
1.伊小人之薄伎,奉君子而输力。接河汉之雄才,览日月之英色。
-翻译:我本是才疏学浅之人,侍奉君子并为其效力。得以接触如河汉般浩瀚的雄才,得见如日月般光辉的英色。
2.绝云气而厉响,负青天而抚翼。德被命而不渝,恩润身而无极。
-翻译:如同穿过云气、厉响高鸣,背负青天、振翅翱翔。蒙受君子恩德,对所赋予的使命坚定不移,君子的恩泽润泽我身,无穷无尽。
3.何规矩之守任,信愚陋而不肖。愧金碧之琳琅,惭丹雘之照曜。
-翻译:为何没能很好地遵循规矩,实在是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