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雷薄之死(2 / 3)

加入书签

声息地向长坂桥摸去。

长坂桥横跨在一条湍急的小河上,桥身由坚固的巨木构成,桥头设有了望塔。

雷薄趴在远处的土坡上,观察着守军的动静。

“果然有伏。”

他低声对身边的副将说,“桥头只有寥寥数人,但桥下阴影处,必藏有精兵。”

雷薄艺高人胆大,他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攻。

“弓弩手准备!”

他一声令下,数百支火箭同时射向桥头的了望塔。

“杀!”

火光照亮了夜空,雷薄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如同一头下山猛虎,直冲桥头。

桥头守军猝不及防,瞬间被冲垮。

雷薄枪挑数人,眼看就要冲到桥心。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杀!”

桥下的阴影中,果然冲出数百名魏军士兵,他们手持长枪,结成阵势,如同一堵墙般挡在雷薄面前。

“中计了!”

雷薄心中一沉,但此时已无退路。

他怒吼一声,率领亲兵奋力冲杀。

桥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桥面。

雷薄虽然英勇,但敌军越杀越多,他的亲兵一个个倒下,他自己也身中数枪。

“主公!”

副将拼死冲到他身边,“敌军势大,撤吧!”

雷薄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绝望而不甘的光芒:“我雷薄一生征战,从未后退!

算了,撤!

!”

但是显然已经来不及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长枪掷向敌阵,随即被数柄长枪贯穿了身体。

这位曾叱咤一时的草莽英雄,轰然倒下,眼中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军师的信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远处的黑暗中,一名诸葛亮派来的斥候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他没有上前,只是默默地记下了雷薄战死的经过,然后悄然退去。

雷薄战死的消息,在黎明时分传到了诸葛亮的大营。

诸葛亮只是静静地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旋即恢复了平静。

他对传令兵说:“传令下去,按原计划行事。”

此时,江陵城外,已是黑云压城。

张南率领的五万大军,早已成功夺取了江陵上下游的所有渡口。

此刻,他正亲自指挥一支由数百艘小船组成的“火船队”

,顺流而下,直扑江陵水门。

“将军,目标已清晰可见!”

副将兴奋地报告。

张南望着前方高大的城墙和紧闭的水门,沉声下令:“点火!

全前进!”

刹那间,数百艘小船同时燃起熊熊大火,如同一条条火龙,在江面上咆哮着冲向江陵。

诸葛亮亲率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对江陵的东、西、南三门形成合围之势。

他并没有下令立即强攻,而是让士兵们在城下摆出各种攻城阵型,制造出全线压境、随时可能进攻的假象,以此牵制城内守军的注意力。

庞统则率领另外五万大军,隐藏在北门之外的密林之中,静静等待着城内内应出的信号。

北门,是计划中最关键的突破口。

当城外的鼓声和呐喊声越来越近时,混入城中的数百名内应开始行动了。

他们有的潜入军械库,悄悄点燃了堆放的干草;有的混入守城士兵中,趁乱杀死了城门的守卫;还有的则打开了事先约定好的民宅大门,让隐藏其中的同党冲出。

北门附近,一名伪装成脚夫的内应,正紧张地等待着。

他看到远处的密林中升起了三团火焰,这是总攻开始的信号!

“动手!”

他低喝一声,与早已埋伏在城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