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火苗钻进被窝的时候没人记得谁敲过钟(3 / 3)

加入书签

炉子取暖。

“哎呦,真暖和!

殿下真是神了!”

李承乾看着驿卒们喜笑颜开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次日,《民生司令·炕炉施行细则》下全国。

细则中明确规定:

凡配改良炉具者,须由受训童导现场教学!

并将“教会一名百姓”

计入地方官的考绩!

这意味着,每一个暖炕炉的背后,都将有一个经过专业培训的少年匠人,手把手地教百姓们使用和维护暖炕炉。

这意味着,每一个地方官,都将把推广暖炕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绩来抓,真正地将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数日后,河北某村,一位老妇颤巍巍地拿着一张歪歪扭扭的手绘安装图,图上还沾着泥点子,显然是哪个熊孩子留下的“到此一游”

她对着图纸比划了半天,愣是把那些奇形怪状的线条给对上了。

“成了!”

随着最后一块泥巴糊上烟囱,老妇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破炉子终于支棱起来了!

邻里乡亲闻讯赶来,看着那土了吧唧,却冒着热气的暖炕炉,一个个都惊呆了。

“哎呦喂,这玩意儿真能烧热?”

老妇得意地擦擦眼角的泪花,“那可不!

多亏了沈小六,那娃儿可耐心了,教了我好几遍!”

有人提议:“婶儿,这可是大好事啊!

赶紧上报县衙,让他们给您请功!”

老妇却摇了摇头,满脸慈祥,“算了吧,教我的是个十岁娃,穿补丁裤,叫沈小六。

功劳是人娃儿的,俺可不能昧良心。”

“寻六郎”

的风潮,就这样在河北大地蔓延开来。

凡是得了暖炉的,都想知道那赠炉孩童的姓名,想看看这小菩萨究竟长啥样。

长安深巷,蓝焰商会。

贺兰楚将搜集来的情报,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李承乾,言语中带着一丝忧虑,“殿下,如今这‘寻六郎’的风潮愈演愈烈,恐怕……”

李承乾轻叹一声,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现在他们找的是一个名字,将来找的就是一种规矩。”

他拿起一枚旧炭笔,在册页上写下:“授火者无名,燃火者万众。”

写完,他搁下笔,揉了揉眉心,忽然抬起头,对着贺兰楚说道:“对了,最近南方‘自由炭市’的情况如何?”

贺兰楚脸色微变,欲言又止,李承乾却只是摆摆手,起身走向屋外,留下贺兰楚独自站在原地,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砰砰乱跳,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